作者 :儒風君 · 望舒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這句話的前三句和后三句卻鮮為人知。
“家和萬事興”的前三句是:“父愛則母敬,母敬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后三句是“家和萬事興,父懶則母苦,母苦則子懼,子懼則家衰”。
深以為然。
如果父親有愛,母親就會平靜、慈悲,這樣,能使子女心安,家庭越來越和睦融洽;
反之,如果父親懶散,母親就會痛苦、疲憊,這樣,子女常常感到恐懼,家庭一步步走向衰敗。
細品不難發現,這前三句和后三句的開頭都是“父親”。
可見,“家和萬事興”的核心是父親,許多人讀后沉默了……
父愛,是家庭溫暖和睦的基石。
電影《銀河補習班》已經播出好幾年了,但是,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至今記憶猶新。
《銀河補習班》講述了一位父親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陪伴兒子一路逆襲的故事。
兒子馬飛在學校是個“差生”,教導主任咬牙切齒地說:“煤球再怎么洗,永遠變不成鉆石。”
更可怕的是,教導主任要當著全體師生的面開除馬飛。
人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被教導主任稱作“煤球”的兒子,是老師們眼中的“問題少年”。
馬皓文始終不離不棄,傾盡所能地支持、鼓勵、陪伴兒子成長。
影片中多次出現:“爸爸,我要像你一樣,永遠也不認輸。”
孩子把這句話寫在紙條上,每一次重溫都是一次激勵,這就是一位父親榜樣的力量。
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馬飛都靠著“永遠也不認輸”的信念,重振旗鼓、整裝待發。
終于,他不負所望、一路逆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馬皓文向我們詮釋了父愛的本質——接納、認可,給予孩子真正無條件的愛。
應了網上那句話:“父親的格局,就是兒女的結局。”
馬浩文的一句臺詞至今難忘:“我不需要說太多,我自己做給你看,才是最好的教育。”
可見,父親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榜樣,是孩子終生模仿的對象。
這種教育理念,與孔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學渣兒子,馬飛媽媽的表現不盡人意。
她經常忍不住咆哮:
“我是你媽,我是為你好!”“你怎么這么笨!”
著名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在一個人的孩童時期,非常需要父親的保護。
馬飛是幸運的,正是有了父親在他成長道路上的庇佑,使他有了對抗世界的底氣,整個家族也會生生不息!
父懶,嚴重影響家族的傳承。
香港明星成龍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十大影響力電影明星”,他是首個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的華人演員,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
作為中國功夫電影代言人的成龍,卻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
童年時的房祖名,有一次因為調皮,成龍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扔到沙發上。接著,又狠狠地推到墻上。
類似事件在房祖明小時候多次發生,父子之間沒有溝通、缺乏溫暖。
成龍是教育缺位的父親,只顧忙自己的事業,經常幾個月對兒子不管不問。
有一天,成龍忽然心血來潮,想給兒子一個驚喜,興沖沖地去接兒子放學。
然而,學校的學生全都走光了,成龍也沒有見到兒子的影子。
原來,房祖名已經上中學了,成龍還站在小學門口一直等候。
一個連自己兒子上小學、中學都不知道的父親,真是荒唐得令人無語。
在“喪偶式”家庭中長大的房祖名,性格越來越叛逆、任性、孤僻。
甚至,因誤交損友,容留他人吸毒,被判處了有期徒刑。
不得不說,房祖名的鋃鐺入獄,成龍有著不可推卸擔的責任!
房祖名深陷囹圄后,在獄中寫信提到“自己生于名人家,雖自幼生活無憂,成長時卻對前途無計劃,產生無形壓力,父親卻毫不關心”。
這時,成龍這才悔不該當初。深刻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坦言道:“我不是個好爸爸。”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喪偶式”教育的家庭并不少見。
不得不說,房祖名的被捕,與林鳳嬌的溺愛和過度保護是分不開的。
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美國70%以上的罪犯,都來自缺少父親教育的家庭。
正如猶太人所說:所謂“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所以被稱之為“父親”。
可見,房祖名本是星二代,但是由于父親教育的失敗,既影響了個人發展,也影響了家族的傳承!
父親,是“家和萬事興”的第一責任人。
千百年來,民間一直流傳著“好女旺三代,壞女毀三代”的說法。
其實,父親才是“家和萬事興”的第一責任人!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這三句話層層遞進,揭示了家庭中父親的重要性。
無論過去還是將來,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都需要父親來奠定基調。
父親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足夠多的陪伴,教會他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孩子才能承受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犯罪心理學專家、教育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說:“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好好愛媽媽。”
可見,父親展現出的勇敢、堅毅、寬容,會讓母親感到安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因此,父親的角色,對于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穩定至關重要。
《說文解字》中這樣詮釋“教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父母的身體力行,即不言之教,會潛移默化地傳承給孩子。
當然,在一個家庭中,優秀、智慧的母親同樣不可或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呵護。
孩子在父母的共同呵護下,能感受到足夠的溫暖與安全感。
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一定是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父母情緒穩定、性格溫和,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尊重,一家人互相理解,親子之間溝通順暢。
那么,無論順境,還是困境,都能“家和萬事興”!
《禮記》有云:“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凝練的語言,詮釋了家庭和諧的重要性。
反之,如古語所云:“老無德,父無能,妻受罪,子受苦。”
只要家庭和睦,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一定能越過越好。
孩子在愛的滋養下,一步步成長為優秀、有德行的可塑之才,家族才能興旺發達、生生不息!
▽
家,是心靈的避風港;家和,如同春風化雨,給人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最后,祝福您家和人興、萬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