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有感三首
郭蘇淮
一
吟懷午日逢佳節,風雨聲中吊汨羅
江水有痕情不盡,楚山無語恨偏多
龍舟移棹擊鳴鼓,漁父濯纓聞賦歌
還道滄浪魂魄偉,但期四海靜干戈
二
風雨端陽祭烈魂,君如明月五峰尊
懷人誰識寸心苦,競渡但悲千古冤
高詠楚辭思報國,幽棲芳草感承恩
天涯佳節匆匆至,夢里秭歸江上村
三
五月榴花開陌野,扶疏夏木囀黃鸝
汩羅江上千帆競,屈子祠前萬古思
高詠離騷懸白日,苦吟大雅賦雄詩
年年端午行新祭,忠烈巍然海岳追
【注】懸白日,宋代林景熙的《拜岳王墓》:“孤忠 懸白日”。
端午
伍巍
往復陰云過九州,潮翻浪涌暗礁頭
來風不定東西向,遣雨無時粵海樓
四境獠牙群虎集,一圍巧口戰狼咻
瘟殃可斷龍舟鼓,不信橫江水倒流
己亥端午
黃元訪
鷓鴣陣陣啼薰風,艷艷榴花似火紅
千里田原涌麥浪,人間煙火味方濃
南歌子·丁酉端午寄興
唐躍
粽葉纏江米,
端陽裹紫蘇。
方懸艾草又描符。
更勸雄黃醇酒、避妖狐 。
屈子遭讒謗,
離騷誦愿書。
一曲九歌向天呼。
競渡龍舟歸去、供香爐。
【注】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習俗,“紫蘇、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
攤破浣溪沙·辛丑端午節感懷
楊亮生
屈子離騷不世篇,
兩千余載詠流傳。
更剖忠肝向天問,
犯天顏。
無悔無渝家國夢,
可歌可泣伯夷賢。
秉德行高輝日月,
照人間。
陌上花·癸卯端陽懷古
楊亮生
偉哉屈子,
盡忠持節,
汨羅遺恨。
千古詩魂,
荊楚碩才人俊。
浪濤滾滾飛身去,
累世后昆懷軫。
數先賢第一,
赤忱肝膽,
不移方寸。
古今懷未已,
年年祭祀,
演五月龍舟陣。
號子聲聲,
應是九章天問。
離騷經典吟傳誦,
天下治平遺訓。
自有青史論,
光昭天宇,
德標龍胤。
辛丑重午感吟
鄭炎貴
端午今天節,居家有粽香。
當窗知槿茂,向水愛蘆藏。
日永蠶登簇,風高麥上場。
猶思河競渡,角黍獻忠良。
重午和鄭兄
袁濤
碧水涵蕖影,風停半徑香。
食嘗新麥面,酒飲舊收藏。
斜照依空閣,灰蛇入草場。
林禽何百囀,初暑喚清涼。
和友人夏至前賦得端午辭
查振科
近水觀魚自感傷,時逢正夏又端陽
皇城堞闕同壇熱,異域云山若洞涼
屈圣行吟留宿粽,秦氓羞澀掩錢囊
青銅早是斑斑銹,辨認難猜鼎上王
2023.6.14
和臨水兄端午詩
查振科
此地從來愛恨深,黃昏血色最難禁
熏風北顧偏來雨,重霧南行總籠陰
糯粽橫斜多捆線,龍舟呼號幾驚心
雄黃未飲虺蛇在,塊壘無消應振襟
2023.6.22
辛丑端午送子媳返京
王彩法
節假三天汝探家,輕裝偕婦出京華
進門不問飄香粽,張臂先尋摯愛媽
蒿艾高懸防疫癘,茗茶相對話舟槎
老夫健飯休牽掛,放眼歸途看落霞
庚子端陽有寄
李學保
一
而今端陽正花嬌,霽雨天涯舊事遙
莫上高樓吟柳色,鄉心夢斷碧云霄
二
夢筆輕搖五月天,詩情有約點屏箋
民生抗疫胸中聚,總把心與家國連
三
詩心著意醉華年,寄興屏中約雅篇
偏愛花前尋綠句,何如俚曲試琴弦
四
任憑端午雨瀟瀟,快意行吟勝九韶
信是人間多正氣,堯邦抗疫戰旗飄
端午感懷
江康林
龍舟競渡祭忠良,艾草馨香掃疫殤
筆墨投情風寄語,中華崛起運無疆
青玉案
江鴿賓
文壇長韻離騷賦。
守名節、傳千古。
職退未休余熱路。
白云無腳,
青春長駐,
且觀端陽舞。
粽香艾酒龍舟鼓。
淺淺低吟九歌句。
一向忠魂求索苦。
死生大義,
蒼天辜負,
何以除蠡蛀。
臨江仙·癸卯端午即事
(徐昌圖體)
戴建新
似火榴花正艷,
菖蒲香艾蓬門。
龍舟飛影碧波痕。
楚江人鼎沸,
奠祭一英魂。
國士殞身千載,
忠奸莫辨誰人。
錚言難進竟何因?
憑欄悲往事,
風雨亂黃昏。
2023年6月22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
壬寅端午感興
汪茂榮
隨例聊為重午吟,當檐榴火欲焚心
赤符難避五兵聚,白旐輕招百鬼侵
屈子懷沙徒爾爾,賈生叩闕總沈沈
靈修數化悲今昔,蒲劍虛懸負罪深
壬寅端午次日讀史漫吟
汪茂榮
二陳后又起矛戈,太學波瀾史不磨
上下交征危國大,乾坤獨攬禍民多
劾奸百萬見風骨,伏闕三千入網羅
忍憶天街膏斧锧,九州淚墮比懸河
注:二陳指陳蕃、陳東。
端午吟
(通韻)
李劍波
一
衡山湘水路迢迢,屈子行吟起浪濤
五月端陽不歸客,汨羅江畔楚魂招
二
端午時節飄粽香,離騷讀罷總堪傷
楚風千載長賡續,又見龍舟競渡江
三
惠風和暢入三湘,屈子廟前詩話長
荊楚江湖聲鼎沸,龍舟競罷望重陽
端午詩詠
左會斌
和風麗日又端陽,一束艾蒿門戶旁
且馭龍舟追綺夢,再邀屈子飲雄黃
美人遲暮汨羅淚,芳草凄迷荊楚殤
為有詩騷歌往事,文思如粽溢清香
端午節有感
吳根友
小序:端午期間收到一些朋友的短信,覺得此節太商業化,太世俗化,太甜,故逆其意而作小詩一首,擬探求端午節的本真。
風俗千年事失真,詩人投水意沉淪
千門蕭艾翻祈福,真主精魂天外逡
端午
劉毛伢
艷陽暑氣上高臺,壟架果瓜鮮欲開
香草怡人神女夢,幽蘭生澗楚騷才
今宵江起中天月,明日風清大地埃
艾葉雄黃梅子雨,千舟萬鼓洞庭來
沁園春·端陽祝福
柯宏勝
橘月端陽,
千里賽舟,
萬里粽香。
看古今千載,
追尋敬仰;
屈原氣韻,
大地飄揚。
艾草菖蒲,
圖騰祭祀,
華夏文明遠濫觴。
鳴蜩嘒,
觀柳條綠暗,
荷日紅裳。
相逢今日端陽,
讓思緒起飛奔遠方,
恨不能晤面,
歡聊憶往;
托情風使,
拂面探望。
親友師長,
回眸惦念,
祝愿君安祖國強!
吹喜月,
數誰能心爽?
?汝接花芳!
懷石
(通韻)
夏輝亮
凜凜青楓湛湛江,滿江血淚透衣裳
石沉但逐湘靈去,世世南人恨楚王
賣花聲·廬州詩詞學會三十周年慶典恰值端陽
鄭虹霓
邀約乘南風,
荷綠榴紅。
卅年慣賞墨香濃。
最是赤闌橋上月,
相伴西東。
逝水總匆匆,
多少豪雄?
座中認取少年容。
一卷離騷千載詠,
不改情衷。
鷓鴣天·癸卯端午集句
周遠望
霜鬢明朝又一年,
舍南舍北鵓鳩喧。
石溪久住思端午,
楚望凄涼吊屈原。
無處問,水連天,
夕陽浦里漾漁船。
生平慣受椒蘭苦,
空有香名與邑傳。
注釋:
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舍南舍北鵓鳩喧。——趙蕃《端午》
石溪久住思端午,——盧肇《競渡》
楚望凄涼吊屈原。——蘇轍《端午再次前韻》
無處問,水連天,——蘇軾《江城子》
夕陽浦里漾漁船?!獏擎偂稘O父》
生平慣受椒蘭苦,——蔣捷《女冠子》
空有香名與邑傳?!吿铩断闼?/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