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課,聽到老師講狼性文化,和之前自己的認知并不一樣,頗有些感觸。
在我過往的認知里,狼性文化就是拼命,下狠勁,艱苦奮斗,不死不休,優勝劣汰……一聽上去就是鐵血,熱血,而又冷血。
老師說,我們理解的不對。
這張照片2011年由查登·亨特(Chadden Hunter)拍攝,擁有25頭狼的狼群正在雪地里行進。紅圈內的三頭狼是隊伍中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它們走在前列,為整個狼群探路,遇到危險時可以犧牲自身;黃圈和綠圈內的各五頭狼是整個狼群中最強壯的狼,它們一前一后,保護著隊伍中的母狼和幼狼;而箭頭所指是狼王,它負責斷后。
如果以此來類比公司內的“狼性文化”,首先,我們可以看出,狼群是極其團結,紀律嚴明,分工明確的;其次,每個人的特長決定其定位,適才而用;第三,如圖所示的話,團隊中的專家和經驗豐富者起到引導作用,利用豐富的經驗分析預判風險,讓團隊少走彎路和險路;年輕核心骨干是一個團隊的中流砥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追隨著先輩專家,呵護著后輩新人;母狼幼狼可類比團隊中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新人,遇到困難的員工,對前者我們要給予耐心和呵護,好好教導,對后者我們要施以援手,不拋棄不放棄;而狼王,便是一個團隊的領袖,有他在,就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有他在,就是一個團隊永遠強大可靠的后盾。
你看,是不是和我們以往的認知并不相同?“狼性”并非毫無人性,凡是反人性的,必然不可能長久;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其殘忍的那面,而恰恰是其團結互愛,勇于奉獻,相互協助,共同作戰的有愛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