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陶器鑒定,觀型斷代是堅定的第一要素,這是從宏觀上來分析與認定。瓷之型是最貼切、最真實的人文濃縮,所以一件器物是不是古物,它的神韻會告訴你。
伏爾泰曾經相當美妙地說過 :一個人如果沒有他那種年齡的神韻,那他也就會有他那種年齡特定的種種不幸。這似乎是在說年齡與神韻存在著一定的關聯。人如此,物也應是。
唐-宋黃釉貼塑壁虎紋瓶 永寶齋藏
這件黃釉瓶古意十足,似有唐宋之韻,所以應有驚喜。
宋汝窯天青釉長頸瓶 大英博物館藏 高:20.1厘米 底徑:6.5厘米 口徑:4.4厘米 腹徑:11厘米 重:0.4公斤
如果把黃釉瓶所貼塑的紋飾去掉來看,它與宋代驚世之作汝窯天青釉長頸瓶的器型相似度極高。
宋汝窯天青釉長頸瓶 大英博物館藏 高:20.1厘米 底徑:6.5厘米 口徑:4.4厘米 腹徑:11厘米 重:0.4公斤
還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宋汝窯天青釉長頸瓶,從這張照片來看,二者的神韻更為相似了。
宋汝窯天青釉長頸瓶 大英博物館藏 高:20.1厘米 底徑:6.5厘米 口徑:4.4厘米 腹徑:11厘米 重:0.4公斤
唐-宋黃釉貼塑壁虎紋瓶 底足 永寶齋藏
這件黃釉貼塑壁虎紋瓶的修足非常講究,底足沒有釉,吸水性很強,應是瓷化程度不是很高的緣故。
北宋黃釉鸚鵡式壺 定州博物館藏 高15.6厘米 口徑2.3厘米 足徑6.3厘米
這件定州博物館收藏的北宋黃釉鸚鵡式壺,1969年出土于定州市靜志寺塔基地宮。其胎呈黃褐色,質較為粗松,是北宋低溫釉陶的精品。
或因宋代五大名窯太過于耀眼,所以黃釉瓷就顯得默默無聞了。從北宋黃釉鸚鵡式壺是低溫釉陶這一點來看,我的黃釉貼塑壁虎紋瓶屬于半瓷半陶之間,或許也是宋代時期的制品,我覺得它要比遼代黃釉瓷更為精致些。
遼黃釉提梁壺 故宮博物院藏 高29厘米 口徑2.5厘米 足徑7.5厘米
黃釉在明以前,釉色灰暗,黃的不純正。所以從釉色上也能判斷我的黃釉貼塑壁虎紋瓶,是明以前的制品。黃色不純,那是當時生產條件所致,并不影響它是一個快樂和有希望的色彩。
新石器時代貼塑壁虎紋陶罐 陜西歷史博物館 高17厘米 口徑14.2厘米
在陶瓷上貼塑壁虎紋實在少見。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新石器時代陶罐上,僅僅貼塑了一只伏臥壁虎,壁虎形象簡單卻甚為生動。而我的黃釉瓶上貼塑了三只壁虎+一只蜜蜂,那真是虎虎生風啊,動感十足,趣味十足。
壁虎又名守宮,中國傳統文化中稱為天龍,善飛檐走壁,民間視為降妖除魔,旺家興財的吉祥物。壁虎有必福的諧音,取必得幸福之意,常與葫蘆搭配。
遼黃釉葫蘆式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 高24.8厘米 口徑2.8厘米 足徑6.7厘米
隋陶黃釉牛 故宮博物院藏 高9.5厘米 長22厘米
遼黃釉鳳首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38.1厘米 口徑9.7厘米 足徑7.6厘米
遼黃釉鳳首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38.1厘米 口徑9.7厘米 足徑7.6厘米
明石灣窯塑貼螭虎紋方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14.6厘米 口徑6.8厘米×6.7厘米 足徑5.1厘米×5.0厘米
明石灣窯塑貼螭虎紋方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14.6厘米 口徑6.8厘米×6.7厘米 足徑5.1厘米×5.0厘米
壁虎紋作為陶瓷上的裝飾紋飾,是極少見的,但螭虎紋就相對多見了。不知壁虎紋和螭虎紋是否有什么淵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