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給大家講一個書上看到的故事“母親的愿望”(冉崇偉)作者的父親去世時他的母親才四十多歲,他們兄妹幾個還在讀書,母親沒有工作,靠父親單位發的撫恤金生活,日子過得一度困難。
到他們都參加工作以后,他那快五十歲的母親準備改嫁,多事的鄰居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作者。作者兄妹幾個認為這件事太丟人,阻止了母親。后來母親幫他們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這個時候母親已經六十多歲了,堅持一個人回老屋居住。幾天后作者回去看母親,看見她一個人撐在桌子上,戴著花鏡,隨意地翻著面前的《毛澤東選集》。
不久后母親去給鄰居家的女兒小仙看孩子,當他知道這個消息堅決不讓母親幫小仙看孩子,因為怕別人知道了太丟人 ,后來母親央求他說就幫一個月忙,他才同意了,但是告訴母親不能要工錢。一個月后母親回來了,很高興地告訴他因為沒要工錢,小仙覺得不好意思就給她買了一件外衣,并且穿給他看。母親穿上這件衣服很合身也很年輕,但是他一想到這是幫人得來的,心里就不舒服,生硬地說:“不好看?!睆哪且院竽赣H再也沒有穿過那件衣服。
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母親七十歲的時候得了腦溢血,生病的母親住到了小妹家,母親要求他幫自己買一瓶敵敵畏,他說“如果你真的吃敵敵畏而死,以后我們兄妹幾個怎么見人?!蹦赣H聽了他的話再沒提過自殺的事。母親越走越為困難,在小妹家住了兩年從不出門。
后來小弟弟分了房,準備裝修好了就接母親過去住,聽到這個消息母親的眼里又有了生氣,她盼著搬到一個新的環境居住。半年后房子終于裝修好了,小弟要請客,說請完客再接母親去住,這一拖又是一個多月。
此時已是盛夏,一天母親和作者說被子厚熱的睡不著覺,讓他給自己買一床薄被。作者讓母親再堅持幾天到小弟那里再換新的,母親同意了。第二個星期,母親說實在熱的難受,讓他下個星期給帶過來。作者星期五買好了被子想等周六送過去,結果周六早上小妹打電話哭著說“母親過世了!”
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作者開始惱恨起來,惱恨自己、惱恨小弟??墒沁@一切都為時已晚。在作者整理母親遺物的時候,看見了小仙當年送給母親的衣服嶄新地放在那里。后來又在一個小鐵盒子里,發現一塊金絲絨包著的兩張照片,一張是全家福,另一張是李叔叔的照片,在全家福的后面,母親寫著:“我的快樂”;在李叔叔的照片后面,母親寫著“我的陽光”。
整篇文章看下來,除了深深地遺憾,就是感慨了。
這個世界上能一而再再而三遷就你的想法,給足你面子,放棄自己所有護你周全,不怕委屈自己的人只有父母,因為你不喜歡,因為你不高興,她把自己的心思收藏起來,沉默中她在靜靜地等候,等候你長大,等候你有一天能注意到她的不容易,等候你有一天能懂面子和親情相沖突的時候孰輕孰重。終于有一天成年的你明白了她無私的付出,學會了換位思考,可是歲月蹉跎、時間如流水,流水不能倒流,時間亦不能回轉,好多舊事不能用新景來代替,過去終成遺憾。這些怎是一句虧欠,一句懊惱所能彌補。
因為我們心里知道母親不求回報地愛著自己,知道無論自己當年多么的無知和自私,母親終會在心里原諒自己,于是我們總是容易在懊悔中欠下新的虧欠。年少無知喜歡頂嘴,年輕氣盛容易感情用事,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當經歷太多的世事滄桑,學會用腦子思考問題,對母親的頂撞和自以為是減少了,卻依然因為各種忙忽略她。
“等”成了兒女經常對母親說的一個字。不能讓工作等,我們得用事業養家糊口;不能讓妻兒等,她們是我們最愛的人;不能讓朋友等,在社會上打拼沒有人脈寸步難行……只有讓母親等,因為只有母親會在兒女一次又一次的爽約中,依然默默等候,只有母親不會抱怨,只有母親會理解你各種理由的忙,并且心疼著你的辛苦和不容易。她就在靜默中等你回家,等你注意到她,等你閑暇時的承歡膝下。
我們總以為路還很長,未來還在遠方向我們招手,卻忘了這個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給自己最大支撐的人,已經在等候中眼睛花了、頭發白了、走不利落了,不要再只顧一路向前沖了,在她說需要你的時候去陪著她,在她說不用你惦記一切都好的時候,常回家去看看她,在她還站在你一轉身就能看見的地方等著你的時候去和她說說話。
(看別人的故事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去評論是是非非而是以此為鏡照出自己身上的不足,謝謝閱讀和分享,下周五與您準時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