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第一課時教學手記
2.指導學生認識“植”“旅”等13個認讀字,會寫“法”“如”等10個會寫字。
3.引導學生了解“四海為家”“降落傘”“紛紛出發”“帶刺的鎧甲”等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感受語言的趣味,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4.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編寫其他植物傳播種子辦法的兒歌,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趣味,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受植物傳播種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學的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秋天是個旅行的好季節,牛馬有腳,鳥有翅膀,可以到處旅行,那植物旅行有什么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植物王國,去看看——
生:植物媽媽有辦法
師:齊讀課題,你們發現了課題里藏著哪些生字寶寶?
生:我發現了植物的“植”是本課的生字,我還可以用“木直木直是植物的'植’。”
師:你能用加一加和組詞的方法來記住生字真了不起!
生:我發現辦法的“法”也是本課的生字,“法”是左右結構,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去”字,遇到困難,只要去想,總會有好辦法。
師:瞧,你不僅用上了偏旁識字法,還用上兒歌瑯瑯上口,真厲害,大拇哥送給你。誰還有補充。
生:書寫“法”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三點水成弧線。
師:提醒得真及時,現在,我們就拿起筆來在課本上描一個,寫一個。
師:植物媽媽的辦法是什么呢?答案就在——
生:課文里。
師:那讓我們一起讀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 課文介紹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呢?請你圈出來。它們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請你用方框框出來。指名說,反饋,對照訂正。師板書。
師:誰能看著板書,說一說: 依靠 傳播種子。指名說,同桌說,全班說。
三、再讀課文,探究辦法
1.出示第一小節第一句學習“四海為家”并朗讀。
①師:“孩子”指的是?
生:植物的種子。
師:孩子“長大”指的是?
生:種子成熟了。
②師:同學們的家在哪里呢?我們能在哪些地方看到植物呢?
生:我的家在小區里,我在小區的綠化帶里看到了很多花草樹木。
生: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武夷山玩,我在山上也看到了好多叫不出名字的奇花異草。
生:我媽媽帶我去海邊玩,我在海邊也看到了海底里有許多海草。
師:你們所說的這些小區、山上、海里這些都是植物的家,那文中用哪個詞告訴我們植物的家呢?
生:四海為家。為是多音字,這里讀第二聲,因為讀第四聲。
師:對,四海為家就是種子到處生根發芽。
生:老師,為什么要說四海不說四地呢?
生:老師,我知道,因為我們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海水,所以用四海比四地更準確。
師:掌聲送給她!她能聯系課外地理知識來回答,閱讀面真廣,知識真豐富。
師:你覺得哪位植物媽媽的方法最有趣?你來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并根據學生讀哪一自然段就新授哪一自然段。本課的教學學生說到了蒲公英和蒼耳媽媽,所以就講授這兩個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讀得真準確。蒲公英真的有降落傘嗎?
生:沒有,只有飛機才有降落傘。
師:那為什么文中作者寫有呢?
生:這是比喻的手法來寫,把蒲公英的花瓣比作降落傘。
師:看看動圖。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看明白了孩子是乘著風紛紛離開媽媽。
師:怎樣才叫紛紛?
生:一個接一個,就叫紛紛。
師:是這樣嗎?師畫圖一個,再畫一個。
生:不是。是接二連三。
師:對接二連三就叫紛紛,你們能表演“紛紛出發”嗎?
學生表演“紛紛出發”
還可以說:上課鈴響了, 紛紛 。
1.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蒼耳媽媽怎樣傳播種子?請看(播放動畫)
(1)理解“帶刺的鎧甲”。
①查詞典理解“鎧甲”(“鎧甲”指的是古代軍人打仗時穿的護身服裝),相機出示古代戰衣圖片。
②出示蒼耳種子,說說它的帶刺的鎧甲指的是什么。
③你的身上掛過蒼耳嗎?說說蒼耳是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的。(課件演示)
(2)你覺得蒼耳媽媽的辦法怎么樣?一起來夸一夸蒼耳媽媽。
四、嘗試背誦,記住方法
師:蒲公英和蒼耳媽媽的辦法你們記住了嗎?可以試著背一背嗎?同桌互相背誦。
師指名背誦,全班背誦,還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板書提示來背誦。
五、指導書寫,強調左窄右寬
師:今天我還要寫三個左右結構的生字,請你們在生字表中找出來,是哪三個。
生:如、娃、她。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這三個生字和“法”字一樣都要左窄右寬。
如:女字旁的提收筆在橫中線。
娃:多橫等距離,長短不取齊。
她:左窄右寬,左右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