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教育,更要敬畏教育
改革才能進步,創新方能成功。
1.小班化教學,封閉式管理。
小班化教學,導師制管理,教師分包學生,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導,引導學生做人,指導學生做事,教導學習,疏導心理,做學生學習生活人生的導師。
封閉式管理,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節省學習時間。
2.低重心、地毯式教學。
根據學生的實際,降低教學重心,以教學案為抓手,狠抓雙基,狠抓落實,力爭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吃透,每一個學生都要優秀,穩扎穩打,行穩致遠。
3.精細化、跟進式管理。
班主任教室坐班、任課教師自習精準輔導、雙周回顧測試、月提升檢測等。
4.集體備課、聽課磨課制度。
每周集體備課,每一課時,確定主備人,形成教學案初稿,經集備最終定案。每人每周,至少聽課2節,并撰寫聽課記錄。
5.學生個人量化、自主管理制度。
班級學生管理實行值日班長制度、學生個人量化制度,學生個人量化分數是綜合素質評定的依據之一。
6.打造激情燃燒的校園。
打造激情早操、激情晨讀、激情課堂,創設激情燃燒的校園。
我們要用激情去點燃激情,只有激情的領導才能帶出激情的教師,只有激情的教師才能教出激情的學生,只有激情的師生才能打造出激情燃燒的校園。
晨會、班會、板報、月考獎勵大會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勵志激情教育的好時機。
7.家校聯誼,家校共建,
建立家校聯誼會,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見證學生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
沒有家長參與的教育是殘缺的,沒有家長參與的成長也是蒼白的。
建立家長委員會,成立家長學校,讓家長參與修訂學校制度;讓家長走進考場當主考官;讓家長走進課堂上班會課;讓家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家長參與德育實踐活動;讓家長參與評價各任課教師;讓家長參與考試總結大會;讓家長體驗孩子的成長與快樂。
做教育是偉大的事業,做老師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為教師,我們是教育者,更是創業者。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堅定一個信念:做有底線、有良知、有尊嚴的教育,做溫暖人心的教育。做有溫度的教育,做有幸福感的教育。教師幸福,學生才會幸福;學生幸福,教育才會幸福。幸福是我們的手段,更是是我們的目的。
學習是一種信仰。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也就失去了幸福的機會!領導好好學習,教師天天向上;教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
作為一名教師,僅僅熱愛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教育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因為敬畏教育比熱愛教育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風清氣正好揚帆,
不負韶華創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