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母錢沒有修地章(錢肉部分),也不修文字(錢文和筆畫)。雕母的制作非常講究,其采用的是優質黃銅,上面的字體與普通的流通幣不同,字比較深且不見有刀痕的痕跡。因此它也比普通的流通幣稍大一些,以及會更加厚重。另外,雕母是足量的黃銅打造,所以判斷其含量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可以聽它掉落在地上的聲音來判斷,通常雕母會發出金聲。鑒定真偽一定要從錢幣的形狀、質地、包漿、文字和制作工藝等諸多方面來識別。每一時期的錢幣,形狀、質地和文字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征。各個歷史時期的鑄造工藝不盡相同,仿冒者不可能完全把握。
拓展資料:雕母藏品特征:這是一枚銅質錢幣,錢幣是內方外圓形。錢幣的外圓直徑是2.8厘米,厚度0.18厘米。在錢幣的正面刻有“乾隆通寶”四個楷書字,錢幣的背面有滿文“寶泉”兩個字。 相關背景資料:雕母又叫母錢,經審核通過后,作為鑄造母錢之用。我國自宋以來就采用翻砂法鑄錢,每當出新錢,就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也就是雕母或母錢,鑄錢時用祖錢作模,翻鑄母錢。雕母錢文精美,字口深峻,每個字的筆畫都非常清晰,絕無粘連模糊,而且筆畫比同版本的流通錢要細瘦,從細部看還保有手工鏤刻的痕跡。雕母,就是錢局工匠按照朝廷規定的形式,用精銅手工雕刻而成的模本,又稱“祖錢”雕母做出以后,經過朝廷的審定和批準,下一步就可以翻鑄母錢。雕母的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全身經過細致修整,無鑄造痕跡且銅色金黃。從細部看還留有手工雕刻的痕跡,雕母的特殊價值在于數量特別稀少。母錢:用雕母所翻鑄出的錢叫做母錢,翻鑄好的大批母錢經過工匠打磨加工后就可以再次翻鑄普通流通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