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在大學任教,經常用知網、Google學術搜索文獻。該技巧也適用于起訴過程中進行類案檢索。本文將通過實例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進行類案檢索。本文只是入門指引,如想做出一份高質量類案檢索報告,需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2020年7月最高法《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和2021年12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統一法律適用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了案件承辦法官檢索類案和制作檢索報告的義務,且對承辦法官應當進行類案檢索的情形進行了明確規定。還規定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并說明理由;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
根據優先級順序依次為:(一)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 (二)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 (三) 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 (四) 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除指導性案例以外,優先檢索近三年的案例或者案件; 已經在前一順位中檢索到類案的, 可不再進行檢索。
中國裁判文書網,網址:
https://wenshu.court.gov.cn/
我們以我本人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計算機合同糾紛一案為例進行說明。在分析本案過程中,我發現一審法官錯誤地將 “雙方有過解除合同意思表示” 等同于 “雙方達成了解除合同合意,對方此后就可停止履約”。為了看其他判決如何解釋,我根據以下六個步驟檢索。
這一步最關鍵。關鍵詞質量直接影響到你最終檢索的判決書是不是你想要的。因為我是想看關于雙方只就解除合同進行協商但未達成合意的判決。所以我選擇 “解除合同” “合意” 兩個關鍵詞。
一般情況下我都是選擇 “全文檢索”。由于裁判文書網不能同時輸入兩個關鍵詞,所以我是先檢索一個關鍵詞后,再次輸入另外一個關鍵詞。見下圖。
我們打開一個結果頁面,然后在瀏覽器全頁面搜索 “解除合同”,直接定位到該關鍵詞在判決書中的位置。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將該關鍵詞高亮顯示!非常棒。這里可能需要看多個結果頁面才知道里面有沒有想要的結果。
最高院的判決最有說服力,所以我優先看最高院判例。這個時候直接點擊左側樹形控制欄選擇 “法院層級” “最高法院” 即可。
經過篩選,我看到(2016)最高法民申213號判決這樣表示:全興公司在訴訟中表示同意解除,但對于合同解除后的結算和清理事項并未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故雙方當事人協商解除合同的合意并未有效成立。合同的協商解除在法律屬性上系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不屬人民法院裁決的范疇。在雙方當事人未能自行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原合同應當繼續履行。
看到了嗎? 最高院的意思就是:雙方只是在協商解除合同,但是雙方并未達成一致意見,這個時候原合同應該繼續履行。而且,合同協商解除不屬于人民法院的裁決范圍。我的一審判決法官明顯錯誤適用法律?。?!這就是類案檢索強大力量!
一般情況下,只檢索一個類案還不夠。我建議同一個問題檢索三四個高院判例,這樣法官就更加相信你的觀點是對的。他想判錯案都得三四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