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第41章)
這一章老子打算幫大家調整調整預期。
本來應該在最前面給出預期的,起碼這是我的習慣,對困難有了預期,才不至于半途而廢嘛。
否則看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不了,就放棄了,豈不是對讀者太不友好了?
這可能就是語錄體的固有缺陷吧,章節之間的關系太松散,所以預期到了全片過半才被調整。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字面意思沒什么可解釋的,幾乎就是白話。
但是,聽起來好像是有一種人,不用學習,天生就是上士了。
這種人一聽聞“道”,便風云際會、醍醐灌頂、馬上開始踐行了。
孔子也說,“生而知之者,上也”,他認為舜就是天生的圣人。
可真的有天才的存在嗎?
我見過不少各個領域的“高手”,據我了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承認自己是天才。
他們受到贊譽時,只是打個哈哈蒙混過去,連謙虛都懶得謙虛的。
為什么不謙虛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