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竺冰落
世間真正厲害的人,一般都是“反內耗”體質。精神內耗,在心理學中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的時候,人就處于一種內耗的狀態(tài),長期內耗會讓人感覺疲憊。”是的,我們都應該磨煉自己成為一個“反內耗”體質。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這本是正常的現(xiàn)象。真正可怕的是,有的人久久困于自身的負面情緒中,這就會逐漸消耗自己內在有限的精力。特別是抑郁癥,就是典型的內耗。那些得抑郁癥的人,需要主動治療,否則時間長了,就很容易把自己內在的能量消耗殆盡。
正常人與抑郁癥的人相比,我們自身會有一個調節(jié)的系統(tǒng),不至于讓自己一直沉溺于悲傷的情緒。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過: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是的,我們都是有思想的。因此,我們應該主動學著調節(jié)自己。我們要知道:工作只會給我們帶來身體的疲憊,休息休息就能恢復;但心靈的疲憊卻是很難恢復正常的。因為,有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就很難完全治愈。
內耗有很多,比如杞人憂天。一個人還沒著手做一件事,就先開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這就是內耗的一種。內耗,有時候,很難察覺。但若是內耗久了,我們就很容易對生活失去希望。
一個人最大的內耗,在于苛求自己。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不是每個人都能功成名就。普通人天天妄想一夜成為有錢人,就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學會滿足于自己力所能及的。有時候,我們總是為了他人的眼光而不斷讓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最后的結果只會讓自己受傷。因此,我們都要活給自己,不要總是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讓自己每天痛苦不堪。
當然,既然要“反內耗”,我們就需要行動起來。遇到事情,不需要有太多的左顧右盼,更不需要太過猶豫不決,堅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有些事情,只要我們想清楚了,就勇敢去做。畏畏縮縮,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馮唐說過:“人不該太清醒,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必反復咀嚼。”是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學會淡然地看到人生的一切波瀾起伏。人生短短幾十載,我們都要活得好好的。停止對困難的恐懼,放下心中的執(zhí)念,接受真實的自己,行動起來就能戰(zhàn)勝一切內耗。
最后,希望我們都能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要白白浪費自己的心理能量。只要我們理智地行動起來,就一定能夠逐步鑄成“反內耗”體質。當我們停止內耗的時候,就能“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
點個在看,一起加油成為“反內耗”體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