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只對了后半句;前半句嘛,就是個笑話……
我們都知道,牙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齲齒。
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還是世界衛生組織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病,和癌癥、心血管疾病并列。
2017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我國12歲兒童恒牙齲患率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5歲兒童平均每人有4.24顆齲齒,比2005年也上升了0.74顆。
齲齒并非新鮮事物,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就有。有史記載以來,人類的患齲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到19世紀,許多國家居民患齲率竟高達95%以上,患齲牙數的平均值也達到20顆以上……20世紀60年代后,各國開始重視,建立了有效的口腔保健措施和制度,患病情況才得以控制。齲齒是四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細菌、食物、宿主和時間。
細菌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并以附著其上的碳水化合物為食,同時也產生酸性物質,酸會造成牙齒的去礦化、脫鈣、軟化,進而出現蛀洞。乳牙的齲壞率如此之高,是因為這四大因素都妥妥處于劣勢。乳牙牙釉質厚度只有成人恒牙的50%,且生理硬度較低,對牙菌斑和酸抵抗力弱,且一旦感染,細菌對牙齒的破壞作用強,速度快,危害大。?食物
兒童少食多餐,無論是輔食或奶制品,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不斷地為致齲細菌提供豐富的營養……?細菌
嬰幼兒很難配合刷牙。大一些的兒童又很難掌握刷牙要領,根本無法清潔干凈牙齒。讓他們自己刷,就是刷了個寂寞而已……?時間
兒童吃飯速度慢,還邊吃邊玩,不少兒童還有吃零食的習慣,這都造成食物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過長。如果他們沒有規律清潔牙面,食物就有充裕的時間與細菌發生作用,逐漸破壞牙面,產生齲洞。所以,必須好好刷牙,在他們真正聽得懂人話,且精細動作發育的足夠好之前,也就是8~10歲前,都需要大人幫著刷!最重要的,我們首先得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才能幫孩子刷。詳細的視頻在文末。很多人認為乳牙日后會更換,或是蛀了拔掉即可,但事實卻沒這么簡單。嚴重時出現疼痛,降低咀嚼功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如果發展成根尖炎癥會影響繼承恒牙牙胚,導致牙釉質發育障礙影響恒牙萌出;
齲壞嚴重或過早脫落,造成恒牙萌出間隙不足,排列不齊或畸形;乳牙齲損變成殘冠時也容易損傷口腔黏膜組織;
齲壞部位在門牙,會影響美觀、發音,導致孩子不敢張嘴說話或微笑,影響心理健康。
更甚,造成齒源性的臉部蜂窩性組織炎。兒童中有47%的臉部蜂窩性組織炎是牙齒蛀牙造成的。有研究指出,心臟病等疾病也和齲齒有關……
我們去看牙醫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名詞搞的頭大?所以,我直接上一張牙齒結構圖,大家仔細瞧瞧。齲齒有幾種分類的方法,依據被侵犯的結構來看,可以這么分:?琺瑯質/牙釉質齲齒:需要花費幾百元
基本無癥狀,只有顏色變黑、部分結構變軟,早期發現治療填補效果佳。癥狀較輕時,齲壞牙齒外形有小的缺損,有顏色改變,但不疼不癢,不松不腫,不影響進食咀嚼。這類輕度的齲病,可考慮涂氟、加強清潔、定期追蹤,有機會逆轉脫鈣的過程。?牙本質齲齒:需要花費幾百元
對冷熱或甜食會有敏感甚至酸痛現象,須盡速治療,以免侵犯到牙髓。治療時相當不適,且齲蝕范圍大,填補效果相對不好。一旦牙面形成明顯的缺損,變成齲洞,就容易造成食物進一步的嵌塞和滯留,加大清潔難度,容易加速病情的進展。?炎癥到牙髓腔:需要花費上千元
俗稱蛀到神經,導致牙髓發炎,相當疼痛,需做根管治療,也稱為抽神經。?炎癥到根尖:需要花費上萬元
如果出現慢性炎癥,表現為牙齒偶爾疼痛、牙齦膿腫,且遷延不愈,很可能會影響恒牙的健康發育,造成牙齒生長的歪斜、錯位,表面顏色不均,甚至有牙面的缺損破壞。這時務必要去醫院治療,必要時果斷拔除病患乳牙,避免造成對替換牙齒的不可逆危害。成年人拔完了,還得上烤瓷牙或人工種植牙;兒童也得上間隔器。?平衡營養:
蛀牙和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D及鈣、磷等礦物質相關,而食用過多的糖類也易患齲齒。所以需要我們均衡飲食,避免甜食和飲料,多漱口。?維持口腔清潔衛生:
當孩子還沒長牙時,我們就應該注意其口腔衛生。早晨及晚上臨睡前,在手指上纏上干凈的紗布擦洗舌背及牙齦。到一歲左右應該斷夜奶,甚至門牙萌出后即斷掉夜奶。晚上刷完牙后不要再喝奶或進食任何東西。每次喝完奶或者吃完輔食后,及時讓孩子漱口,或者以喝清水代替。孩子長第一顆牙,我們就要帶孩子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我們應該選擇軟毛小牙刷,最好每月更換1次,最多不要超過3個月。當寶寶已經長出1~2顆牙時則建議開始使用牙刷和牙膏。2顆牙齒萌出后,兩牙間有鄰面接觸,就得給孩子使用牙線了,可以將滯留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及牙菌斑清除干凈,預防鄰面齲齒的發生。研究指出,使用含氟牙膏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齲齒率,未發現與之有關的不良反應。但要注意的是,我國一些地區的生活用水中含有過量的氟,會導致氟斑牙的產生,這時要注意氟的攝入量,不能使用含氟牙膏。我國有相應指南建議2歲開始使用含氟牙膏,但國際上很多建議第一顆牙齒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是WHO目前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之齲齒防治措施。幼童牙齒涂氟,像是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降低乳齒齲齒率33%、恒齒齲齒率46%。涂氟后,氟離子可以滲入牙面,促進釉質再礦化,使牙齒更加堅固;也可以抑制口腔內致齲細菌的生長;對于一些兒童的早期齲齒,可通過再礦化等逆轉齲損狀態。幼兒萌出第一顆牙齒就可以定期涂氟。一般來說,3~6歲兒童每年至少涂氟防齲兩次,患齲風險高的兒童最多可增加至4次。比如,不能配合或嘔吐反射強烈的兒童;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兒童;有哮喘病史和過敏體質兒童;感冒、發燒、腹瀉等患病期間兒童;有口腔潰瘍、皰疹性口炎等口腔黏膜破損的兒童暫緩用氟等。?窩溝封閉: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青少年齲齒中90%以上發生在恒磨牙的窩溝部位。這么多年,我都沒怎么注重保護牙齒,卻只有一顆蛀牙,都虧了小時候我媽給我做的“窩溝封閉”……為了預防齲齒,政府都給適齡兒童中實施免費窩溝封閉預防齲齒,詳細信息可在當地衛生信息網上查詢。窩溝是牙齒表面上的溝壑和深坑,牙釉質較薄,且鈣化程度低,容易集聚細菌及食物殘渣,刷牙時很難清潔到。窩溝封閉是一種無痛、無創傷的方法,該技術在國際上已有50多年的歷史。醫生在咬合面、頰面或舌面的點隙裂溝涂一層粘接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即使封閉材料脫落被吞咽,對人體健康也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一般針對適齡兒童的恒磨牙,當牙齒咬合面完全暴露,未發生齲齒,且咬合面、頰面及舌腭面的窩溝點隙深時。也有不適合的情況:牙面無深的溝裂點隙、自潔作用好;牙齒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齦覆蓋;孩子尚不能配合正常操作。如果孩子能夠配合醫生,3~4歲也可以給乳磨牙進行窩溝封閉。但主要針對第一恒磨牙即“六齡齒”、第二恒磨牙,分別在6~9歲、11~13歲萌出。“六齡齒”牙冠大且牙尖多,萌出早,承受著較大的咀嚼壓力,牙面上窩溝又多又深,是齲齒概率最高的牙齒,一旦嚴重齲壞早失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但這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封閉后應定期復查,觀察封閉劑保留情況,脫落時應重做封閉。涂氟和窩溝封閉都不是絕對有效的,最重要的還是好好刷牙。如果平時做的足夠完美,涂氟和窩溝封閉也不是必選項。
但,不是每個成年人都能堅持每天刷兩次牙,即使做到了,也有可能刷了個寂寞……國際上推薦“巴氏刷牙法”,我直接上個視頻,供大家觀摩學習。用電動牙刷也可參考。這方法真還是有點復雜的,大人尚且需要學習,小孩子真的能掌握嗎?果果之所以有齲齒,也是我曾經偷懶導致。他有一段時間很固執,不愿意我幫他刷牙,非要堅持自己來。我也樂得清閑,任由他折騰。后果就是蛀牙了!他經歷了補牙的痛苦,終于十分配合。為了他的牙齒和我的荷包,我忍了,必須堅持到至少八九歲為止。漏洞就在于牙縫,而這是最容易塞食物,或者藏著細菌的。所以,牙科醫生推薦,每日至少得用一次牙線,尤其是睡前。果果的齲齒就是鄰面齲齒,從兩顆牙中間開始齲壞,即便好好刷牙,不用牙線,恐怕也難以挽救。使用方法正確卻仍然會出血,說明有牙周疾??;牙周疾病可是“老掉牙”的第一大原因。
對于牙齦萎縮或者其他不適用普通牙線的,也可以用水牙線,性價比嘛,還是比補牙強……
我寫了這么多,都覺得好麻煩。但是想到那么、那么貴的治療費用,一不小心就能花掉一臺小汽車的錢,咱們忍了!好了,歡迎大家多多轉發、點在看、留言呀。愿我們都有一口漂亮的大白牙。不再多說了,畢竟,明天我和果果又要滾去補牙了,o(╥﹏╥)o……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