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道德經研習社組團參加“第二屆全國教育局長、校長、園長國學教育研討會”
2017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函谷關道德經研習社一行六人赴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參加了“第二屆全國教育局長、校長、園長國學教育研討會”,王鵬儒社長以《傳承經典、以德潤心、以文化人——函谷關道德經研習社的歷史使命》為題作了大會交流,受到與會專家充分肯定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評。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主辦、由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會和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國學臺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40余位教育界人士參加了研討會,與會者通過“專家講座”、“高峰論壇”、“大會交流”、“專題交流”等環節,緊緊圍繞“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方略,創新教育方法制高點;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立德樹人能力,研究解決學校傳統文化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做了深入交流和有益探討。












[]中華民族不能沒有信仰,沒有傳承。信仰,就是中華5000年優秀文化締造的價值觀,傳承的關鍵則在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各級政府和各類學校必須率先突破重圍,將自身建設成道德文化高地,成為全社會的表率。
[]文化自信是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石,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個人修身和家風建設是政風建設和黨風建設的基石。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古人云:身強曰健,心樂曰康。健康完整意義上是指身心健康。
[]性命,包括性體即精氣神和命體即肉身兩個層面。命體源于地,開竅于口,其能量主要來源于五谷等各種物產;性體源于天,開竅于鼻,其能量主要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經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共識和規劃很重要,執行和落地更重要。
[]家道是人生的福脈,師道是人生的慧脈。 每個人都需要人生的導師,在修身的基礎上盡到齊家義務。
[]教育者都要經歷聞道、悟道、修道、得到、傳道德職業歷程。
[]教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
[]傳道授業解惑的最高層級是傳道,傳道就是引導人與圣賢同道,教育者要完成這一任務,就必須完成“校長變道長、教師變道師、課堂變道堂”的角色定位的轉變。
[]問題不可能在它發生的層面得到徹底的解決,又徹底解決問題,必須掐頭挖根。
[]誦讀經典的三大功效:“音”效應,“藥”效應,“竅”效應。
[]二因論認為人的智慧來源,主要是內因的遺傳和外因的書本、實踐。三因論認為人的智慧來源,一是內因的祖先,二是外因的傳承,三是本應的修身。
[]優秀傳統文化在學校的教育和傳承,是現行應試教育的完美補充,是推進素質教育的火車頭。
[]優秀傳統文化在學校的教育和傳承,師資培訓是關鍵。對于一個地區而言,則要實驗學校實驗班全方位啟動,“自覺+強推”立體式推進。
[]引導孩子誦讀經典、研習經典,就是請圣賢做家教。
[]孩子的先天性慧識特別強,其學習和發展的潛力無窮;成年人的后天性智識特別強,可以作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學校在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方面需要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二是課程設置到位,三是制度支持到位。
[]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定位為低層級的就業,而應該定位為高層級的培育圣賢。
[]在青年人中傳承和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為了解決他們“目標不清、三觀不明、沒有家國情懷”問題。
[]私和貪是人生俱來的劣根性,就看你怎么對待它。
[]在政府機關和學校傳承和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修身;二是找對方法;三是抓住關鍵少數。
[]學校發展的關鍵是找準深層次的問題,然后一一破解。對于課堂高效的問題,我們要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來破解;對于德育的實效性問題,我們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文化進校園的途經來破解;對于教育現代化的問題,我們通過打造智慧校園來破解。
[]道德文化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厚的沃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正能量。在函谷關道文化養生小鎮項目被國家住建部批準立項、河南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基地被市教體局推薦申報、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今天,我們推進道德文化進校園工作向縱深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