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專業:社會學
現在就讀院校:伊得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專業:社會學
1、當初讀專業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誤區。
去這前忙于準備考試和簽證,對國外的學習方法和課程內容了解不夠,剛去的前面幾個月感覺比較狼狽。例如寫課程論文的時候不知道如何采集數據,學計量經濟學的時候才發現應該在國內溫習一遍統計學。
2、請列舉這個專業最好的三點和最不好的三點
優點:
⑴看待社會問題有了一個更廣泛的視角和更寬容的態度。
⑵對你所感興趣的問題深入研究,理論結合實證,比較容易發表論文。
⑶社會學早請出國相對其他文科專業較為容易。
缺點:
找工作時很多人對這個專業的學習內容不了解,影響找工作的速度。
3、結合貴校情況談談該專業出國的難易程度,相對出國、讀研、找工作的比例。
社會學是文科中比較容易出國的專業,出國比例大約為10%~15%。
4、請分別闡述該專業目前在國內、國外發展趨勢。
社會學在國內還沒有被大多數的用人單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個學科也在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我所認識的學這個專業的人在北京都找到了工作。但是工作的方 向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性格和能力及未來愿望。總的趨勢看,這個專業在文科中算是一個求職處于中等難易度的專業。社會會在美國發展的歷史比中國長,相 驪的學科建設也很完善。但是在美國,社會學的研究量化成風,所以如果你對理論非常感興趣的公不妨考慮一下歐洲,比如德國、法國等國家。出國之前有人告訴我 在美國的社會學是屬于夕陽學科,就業不好,但是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我所知道的是博士期間的個人成就和就業密切聯系。無論一個專業的夕陽與否,它 總是有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況且國內的很多院校也向海外學子敞開了大門,一切都需依賴個人的努力。
5、該專業出國的中國學生轉專業的人多否?都轉到哪些專業?是否容易?
出國后我們系社會學學生轉專業的不太多,大概是因為他們去的學校都很好,我知道的大約有2個轉專業的,都是轉的統計。
然而在另一方面,作為一名社會學系的學生,我又很能理解為什么這樣一篇邏輯混亂但義憤填膺的“社會學批判”能夠在天涯上引 起如此多的反響,甚至共鳴,因為它觸及到所有學社會學的學生一個共同的痛楚:社會學畢業生難找好供作。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本科同學畢業后雖然大部分 都有著落,但這些工作確實魚龍混雜,且整體水平不高。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應該理智的分析社會學對于就業的優勢和劣勢,而不能簡單的在情感上對其支持或 是抱怨。
學社會學這么多年,以社會學學生的身份在政府機關、企業以及學校科研機構都實習過,也參加過幾次正式的外企面試,在這里把自己在“如何用社會學來就業”這一問題上的感想和體會分享一下。
學社會學對于找工作的劣勢分析:
1.社會學理論在社會上的影響度和認知度不高,且社會學理論自身的系統性 差,難以把握。雖然在當前的中國社會學的知名度正在迅速提高,但很多人依然不知道社會學是干什么的;而另一方面,社會學的理論又是一種平行的,而非連貫系 統的,每個社會學家都能自成一派,并且互相批駁,因而很多社會學的學生很難對社會學有一個確定性的把握。“別人不知道社會學是什么,自己也講不清社會學是 什么,自然就不知道社會學能做什么”。
2.學社會學的學生更容易迷茫,更容易憤世嫉俗,眼高手低。社會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打破 常識、揭穿"真相",用獨立思考去探索所社會現象的本質。而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對于很多學生是很難做到的,其結果是很多社會學的雪生打破了常識,卻又 沒有形成自己的社會學思維,邯鄲學步,最后就形成了一種外表自命不凡而內在卻所又十分迷茫的“分裂氣質”,而這種心態對于個人發展其實是很不健康的。
3.社會學應用者分化巨大:教授級的社會學專家與居委會級的社工。目前,社會學最“對口”的,干預社會的途徑有兩條:第一就是讀博士,當教授,當獲得 “文化資本”之后就有了話語權,這時候就可以用自己的社會學言論和研究去干預政府政策,改變社會;第二就是考證當社會工作者,這是社會學本科生最對口的出 路,雖然社會工作最近發展迅速,正在職業化,并且將會產生與“律師資格證”性質相同的“社工證”,然而即使是在社會工作已經很成熟的香港,社會工作者依然 不是中產行列,與律師更不可同日而語;而在大陸最發達的城市上海,人們對于社工的認識更是居委會級的工作(上海的居委會工作人員確實接受過社工培訓),而 在內陸城市,根本沒人知道社工。對比這兩個社會學對口職業,一個太高,一個太低,很多社會學本科畢業生皆不愿去,“學社會學的人被社會拋棄”,這便使得很 多外界與界內人士有理由去嘲諷社會學。
4.對于社會學方法教學的不重視,不系統。“社會調查方法”“問卷設計與分析”“spss統計分析”可以說是對社會學學生找工作最有用的三門課程,可是很多學校的社會學系竟然沒有開設,甚至很多社會學的學生都不知道spss是什么。
5.社會學論文“性價比”不高。這主要對于研究生而言的,社會學碩士論文的費用成本和時間成本可以說是社會科學里面最高的,要想做出一篇真正原創的社會 學碩士論文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實證調查的費用還要很多。最主要的是,論文占據了很多實習的時間與機會,但論文對于以后的職業而言,如果不做學問,即 使是有用成本也是很高,更主要的是對于更多人這種學術訓練和其以后的職業相關度太小,這就使得論文的機會成本被進一步放大。由此可以解釋為什么現在文科里 面社會學是最容易出國深造的(美國很多年輕人認為讀社會學博士太苦,而且就業難)。
通過這些分析,個人認為消除社 會學的就業劣勢的一種辦法是:將“社會學研究方向”和“社會工作方向”這兩個專業進行有針對性地專門化培養。前者定位為“研究性的精英教育”,后者定位為 “應用性的大眾教育”。唯有培養目標確定了,每個社會學的學生才能認同自己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