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飛行汽車的概念突然火了起來,甚至很多人把它稱為新能源汽車之后的下一個風口。
據(jù)摩根士丹利等機構(gòu)預測,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產(chǎn)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到2050年,全球范圍內(nèi)將有近10萬架飛行汽車用作空中出租車、機場班車和城際航班。市場前景巨大,吸引了波音、空客、豐田、戴姆勒、現(xiàn)代等、小鵬、吉利、長城、廣汽等企業(yè)入局。
日前,小鵬汽車研發(fā)的飛行汽車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了公開首飛,這是小鵬打造的新型飛行汽車,其空機重量為36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560千克,可以承載2-3個成年人,官方稱其續(xù)航時間為35分鐘,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時。
之所以這么多企業(yè)爭相入局飛行汽車,是因為飛行汽車的前景非常廣闊,理論上能夠有效的解決眼下交通擁堵和低效出行等問題。但是,飛行汽車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至少在10年內(nèi),都很難真正落地。
比如說載荷小,航程短問題,以小鵬X2為例,它的載荷只有200千克,也就是2-3個成年人的重量,再加上行李等,很難滿足一家人的出行需求,而它的續(xù)航很短,35分鐘的續(xù)航,即使全程最高速度行駛,也只能行駛70公里左右,就需要著陸充電。這主要還是因為,目前的飛行汽車,存在電池能量密度較低,機身材料不夠輕的問題,但是相比純電車型,飛行汽車還不能靠堆電池來增加續(xù)航,因為加大電池必然導致重量增加,對于需要擺脫地心引力的飛行汽車來說,能耗會大幅增加,這些問題不解決,飛行汽車很難真正成為可用的產(chǎn)品。
再比如說安全性問題,馬斯克就曾表示過:“如果未來的飛行汽車像現(xiàn)在的汽車一樣普遍,不可避免的,人們不會始終細心地維護自己的載具,他們開始敷衍將就,直到某個松了的輪轂蓋從天而降,砸死某個倒霉的路人。”
飛行汽車不像是汽車,在出現(xiàn)故障的時候,可以停在路上檢修,飛行汽車一旦出問題,那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哪怕是一個零部件掉下來,一旦砸中路人,后果都不堪設想。另外,飛行汽車在低空飛行時也要面對飛鳥、大樓、電線等較低的障礙物,高空飛行時也有氣流干擾,如何規(guī)避障礙物,如何在氣流干擾下保持穩(wěn)定,都對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前景美好、潛力巨大,但飛行汽車還只是一個實驗性的產(chǎn)物,諸多難題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解決完善。電池密度、自動駕駛技術(shù)、材料工藝,這哪一個問題不解決,飛行汽車都只是空中樓閣,想要講好飛行汽車的故事,小鵬要走的路還有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