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之中,傳統豪華汽車品牌之中,分為一線和二線,其中BBA三個汽車品牌,是毫無疑問的一線品牌,但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大家不再熱衷于討論BBA的排位座次,不再爭論奔馳、寶馬、奧迪誰是豪華品牌的老大,而是統一口徑只探討這么一個問題:奧迪還算是一線豪華品牌嗎?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討論,主要是因為,從多個角度來看,奧迪和奔馳寶馬,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品牌了。
從成交均價來說,奧迪和奔馳寶馬可以說是差了10萬元,從最新的豪華品牌成交均價來說,奔馳的成交均價是42.86萬元,寶馬是41.67萬元。而奧迪只有32萬元,這個成交均價是什么概念呢?二線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比奧迪高出了6萬多,林肯比奧迪高出了5萬元,奧迪的成交均價,僅僅略高于凱迪拉克。從成交均價來說,奧迪和奔馳寶馬差距明顯,甚至連一些二線豪華品牌都有所不如。
有人說,一線豪華品牌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線,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銷量,那我們再看看銷量。
數據顯示,一季度,寶馬在華銷量達到20.85萬輛,同比下滑9.2%;奔馳一季度在中國市場交付量達到19.2萬輛,同比下滑13.7%,但是,奧迪和奔馳,依然是最走量的兩個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則首次被擠出前三,一季度銷量僅為16.16萬輛,同比降幅達到22%,和奔馳寶馬的差距不斷被拉大,而且,奧迪的銷量被擠出了高端品牌的前三,特斯拉一季度在中國市場交付量達到18.2萬輛,創歷史新高,BBA有變BBT的趨勢。
不可否認,奧迪的很多車型,其實駕駛體驗都是比較出色的,比如說奧迪A6L,我覺得單論駕駛,它比寶馬5系和奔馳E級強,奧迪A4L,開起來也比寶馬3系強得多,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奧迪的標簽越來越模糊化,它的護城池,正在被不斷攻破。
在BBA還是ABB,奧迪還是國內豪華汽車品牌的老大哥的年代,奧迪的標簽是“官車”,這個標簽深深地印在了奧迪身上,成為其他豪華品牌難以攻破的護城池。但是隨著官車改革,奧迪的官車標簽喪失,不得已,找了一個科技的標簽,靠著各種各樣的大燈技術和虛擬座艙,這個標簽勉強也能維持,但是問題是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把車機和大燈都玩出花了,奧迪何德何能靠著車機和大燈,來標榜自己的科技感?
實際上,奧迪在中國市場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超越奔馳寶馬,重新坐上BBA的領頭羊,那就是抓住電氣化的機會。可惜的是,這次機會也給奧迪弄砸了,純電車型姍姍來遲不說,競爭力還弱,2022年寶馬、奔馳和奧迪的純電動車型銷售或交付數據分別為21.58萬輛、14.9萬輛以及11.82萬,在純電車型領域,奧迪和奔馳寶馬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是越拉越大。
對于奧迪車迷,一個很難接受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就是,曾經的一線豪華品牌三強之一的奧迪,不僅和奔馳寶馬的差距越拉越遠,而且正在被造車新勢力超越,也許要不了多久,BBA這個稱號,會成為昨日黃花,奧迪會被造車新勢力反超,淪為二線豪華品牌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