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時雖然看著很威風,一個人硬撼十萬天兵天將。但我們知道孫悟空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沒有幫手,無論多么強大的敵人,他只能自己一個人面對。可是當我們仔細審視當時孫悟空的社交圈時,卻發現他并不是真的只有一個人。按理說他還是有一些兄弟的,只是這些兄弟在他落難之時,都沒有出手相助而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與孫悟空一起結拜的牛魔王等六人。

01山門
孫悟空在花果山陪著猴子猴孫們玩耍了幾百年,忽然道心大發,于是想到了自己并不能天長地久地存于世間,終有一天要魂歸地府。所以在幾個有見識老猴的啟發之下,決定踏上尋仙訪道之路。他漂過東洋大海,來到南贍部洲,尋訪了十幾年一無所獲;于是他又渡過了西洋大海,來到了西牛賀洲,最終遇到了他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在這里他學會了大品天仙訣,七十二變以及筋斗云,而時間不過用了三年而已。
當孫悟空返回花果山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二十多年了。除掉了侵擾花果山水簾洞的混世魔王,為水簾洞的群猴配備了兵器,并把他們組織訓練起來。孫悟空完成了花果山所有力量的整合,收編了存在的七十二洞妖王,把花果山經營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這是他自己的根基,他實力的一部分,也是他被別人看重的本錢。于是他開始四處結交朋友,就在此時出現了與他稱兄道弟的六大妖王。

02結拜
書中說,他把花果山日常管理的那些瑣事都交給了四健將去處理,而他自己則四處游玩,結朋交友。于是有六個本事高強的妖怪和孫悟空走到了一起。他們分別是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與美猴王孫悟空一起成了結拜兄弟。他們每日講文論武,走杯傳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無般兒不樂。他們經常輪番宰牛殺馬,大擺筵席,過著那種夜夜笙歌的恣意生活。
一說到結拜,我們可能馬上就會想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也會想到水滸一百單八將,他們也是以兄弟相稱。既然是結拜兄弟,就應該以性命相托。按照那時的道德倫理,即使是朋友都應該兩肋插刀,更不要說是結義兄弟了。劉關張三人不離不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為了兄弟可以賭上自己的一切,這才是結義兄弟的真諦。可牛魔王等人卻讓我看不懂了,他們七人結拜的意義何在?

03割袍
本來兄弟相親的生活隨著孫悟空登上天庭漸漸發生了變化。孫悟空先是進入天庭做了弼馬溫,他自己對于弼馬溫懵懵懂懂,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只要能在天庭為官,其實他是無所謂的,反正已經進入系統,成為正式官員了。在那十幾天內,他從來沒想過去見見自己的結義兄弟。也許因為初來乍到,他對天庭的一切還很新鮮,顧不上聯系自己的兄弟。但他一走就是十幾年,牛魔王等人與他的關系自然也就淡了。
牛魔王等人并沒有想加入天庭的心思,而孫悟空走上了與他們不一樣的路。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也許從孫悟空踏入天庭的那一刻起,牛魔王等人就不再把孫悟空當作自己的兄弟了。所以要想長久地做兄弟,最起碼三觀要合。如果三觀都不合,做朋友只能是一時的,不會是一世的。互相會漸漸變得陌生,直到最后分道揚鑣。孫悟空與兄弟們產生了嫌隙,很可能就是因為他接受了天庭的邀請,加入了天庭。這樣一來,他和牛魔王等人就不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了。

04重聚
孫悟空和牛魔王等人有一次重聚的機會,那就是孫悟空反了天庭,重新回到花果山的時候。當孫悟空不滿弼馬溫官職低微跑回花果山的時候,一開始牛魔王等六人并沒有出現。直到孫悟空打出了“齊天大圣”的旗幟,并且擊退了李靖和哪吒的鎮壓之后,這六個人才再次出現。孫悟空對他們說:
“小弟既稱齊天大圣,你們亦可以大圣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稱覆海大圣。”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圣。”獅駝王道:“我稱移山大圣。”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圣。”禺狨王道:“我稱驅神大圣。”
這幾個人之所以這時出現,可能是因為孫悟空沒有了天庭的身份,與他們又同屬于一個階層了。但對于孫悟空的反反覆覆他們也是很在意的,而他們之所以再次出現的原因就是孫悟空擊退了天庭的討伐,表面上與天庭徹底決裂了。于是他們又把孫悟空當作了兄弟,當作了自己人,他們便出來給孫悟空捧場。可是孫悟空很快又接受了玉帝的招安,再次上天高高興興地做齊天大圣去了,并且與牛魔王等人斷了來往。于是牛魔王等人也就與孫悟空徹底決裂了,這樣的兄弟不要也罷。

05尾聲
正是因為孫悟空自己的反反覆覆,不斷地在妖族陣營和天庭陣營之間反復橫跳,所以牛魔王等人也就不再把孫悟空當作兄弟了。于是當孫悟空惹了大禍面對天庭重手懲罰的時候,牛魔王等人全都沒有露面,他們對孫悟空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信任。孫悟空只能自己一人面對一切,即使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的結拜兄弟們也沒有一人前來看望他。因為他們一想起孫悟空可能就頭疼,這個不靠譜的猴子,實在不知道他到底是哪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