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韻詩詞學會 2017-05-30 16:20
編語:詩是詩人遐想的天空,詩是詩人浪漫而瑰麗的夢,詩是人間最美的意境,是浩瀚文學大海中,浪花尖上閃爍的星。詩是詩人的靈魂,詩人的血脈,詩人的眼睛,詩人的淚水詩人的一腔熱血情懷,用一顆靜雅如蓮純潔的心靈,去感悟人世百態,用最樸實唯美靈動如絲的語言,去吟唱人生,如一縷陽光溫暖照耀人世間荒蕪凄冷的心靈。領略詩人們的風采,感受詩人們的才情。本刊歡迎您用心靈的筆墨,書寫最美的詩行。不排名次,以見稿件為序 。
本期詩人 和平年代52 詩韻sm 梅山子 海邊跑者 草木白雪 北京東海潮 蒲陽河 沙里途 林洪海
六月荷 霸氣的文雅 屌絲阿甘 王建華 一秦 彭郁青 李繼增 不不
采桑子凄歌楚韻輕舟去
作者:和平年代52
凄歌楚韻輕舟去
百縷棕香
殤淚哀涼
萬念俱灰入汩江
烏帆千渡呼聲起
悼烈魂亡
天問何傷
先圣高風好墨章
http://blog.sina.com.cn/zhangheping1953
情思端午……
文/詩韻sm
端午 一只歲月殘暮里飛過時光的鳥
行走千年的艾草菖蒲步履蹣跚
灑在汨羅江上 一個毛毛細雨的日子
五月 端午節吐露著翠綠的憂傷
木屐伐水 悅目你的楚天
那道永恒的傷 清晰如燈照亮了楚江
一枚粽子 如出鞘的青銅劍
印著屈子不朽的經幡 在奔騰的汨羅中熠熠發光
一枚信仰屈子的粽子 回蕩著汩羅江的絕唱
兩千年的時光 一曲斷弦的音符烈烈轟響
斗轉星移記憶的墨筆 瘦成一根稻草
卻沒有消磨民族魂魄 這個靈魂從未
在我們的國度隱沒 也從未在我們的心中湮滅
更加固了我們民族最堅硬的脊梁
我們仿佛看到詩歌不屈 文字不滅的士大夫
擰承傳的思緒成繩 聚悲憤的目光如炬
自甲骨文出發 詞性愈發剛烈
在楚風的念望中搖曳楚辭仗劍飛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4f62390102xaks.html
端午,關于屈原、關于愛國
文/梅山子
其實,不需要教材一再提醒
也不要汩羅江水生生不息的推波助瀾
棕子年年吃,老百姓知道
艾葉、菖蒲歲歲青翠,一年比一年茂盛
全系于一人,屈原或者屈大夫
那個倔強、執著,死不悔改的老頭
又不僅僅屬于一人,從古到今
憂國憂民者,如過江之鯽
一忱赤誠、一腔熱血、一顆頭顱
我也明白,屈原不是一個人
是一個符號,封緘著中華民族自強的魂
我也知道,我們祭祀不是一個人
是一種情結、一個民族不屈不鐃的家國夢
又是端午,隱于滄浪的屈原又抬起了問天的眼神
視線上伸出一帶一路
眼神里駛出遼寧艦、飛出C9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582f0102wy40.html
端午的月亮
文/海邊跑者
石頭,還是那塊石頭
我一直在尋找他自沉前
懷抱中那塊
沉甸甸的石頭
它是一個有罪的謀殺者
也是一個無辜的見證者
它見證了詩人
最后地喟嘆和悲傷
他這么決絕地離去
他這么不舍地離去
他應懷抱一束五月的香草
而不是一塊冷冰冰石頭
今夜的月亮
是你懷中那塊石頭嗎
它那么清冷
在天河邊披發獨行
它是否在替你的靈魂
發出不死的光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7769a5d0102ycii.html
一首詩里端午節的童年
文/草木白雪
屋前麥子熟了
屋后杏子黃了
潔白的槐花掩映著老屋
母親包的粽子,香氣撲鼻
炊煙裊裊迅速擴張斜掛天空
站在插著菖蒲和桃枝的屋檐下
手腕上,系上五彩線
帶著繡丫葫蘆的紅兜兜
和衣服上縫起串著小黑豆人
說著知心的悄悄話
空靈清脆的鳥鳴,流云中穿過
咯咯笑聲隨陽光一起,
輕柔的灑在池塘邊
澄澈的水中,飛落的花瓣漾起波紋
映照張張童真的笑臉
拿著分八個雞蛋的香甜
與小伙伴一起
玩起頂雞蛋的游戲
幸福感滋生著那個艾草馨香迷人的夜晚
漫天星光擦亮父親講的故事情節
滔滔的汨羅江
愛國詩人屈原縱身一跳就成了
這端午節的來歷
就成了我詩意至今的守候和思念
-
時光恍惚經年,場景迂回
在一幅鄉愁的畫里行走
我回到了一首詩里端午節的童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8d1f980102wxu3.html
粽子
文/北京東海潮
打開微信
朋友們
奔向汨羅江
為屈大夫
作詩
街頭巷尾
粽子飄香
我聽到了
龍舟的鼓聲
http://blog.sina.com.cn/fengyuzheshuo
端午
文/蒲陽河
那塊石頭
壓沉了大楚的脊梁
卻始終壓不彎
民族的敬仰
那條龍舟
劃動著如刀的快槳
卻始終劃不破
無邊的惆悵
那顆粽子
包裹住厚重的思念
卻始終包不住
過隙的時光
兩千多年了
歲月
在汨羅江浩浩蕩蕩
每一朵浪花
都鐫刻著一首《天問》
每一滴水珠
都蘊藏著一首《九章》
《離騷》的岸邊
風浪愈大
那個身影
愈是散發出芷蘭的幽香
http://blog.sina.com.cn/u/5616897935
一個詩人的節日
文/沙里途
五月初五,在村頭
斟滿一杯酒灑向淙淙
隨便的一條小河
卻是村民心目中的汨羅江
國王太任性
并不成熟卻拒絕成長
一位詩人的名字
注滿了流淌千年的長河
他曾勸諫無果
便沉入河底作了歲月的鋪墊
一粒河沙
一粒萬古流芳的褐色憂郁
http://blog.sina.com.cn/dlcamel
端午的記憶
文/林洪海
吃過粽子,約正午時分
母親拿來籮蓋子
把用午時草煮過的鴨蛋
一個個直立起來
母親不識字,不懂科學道理
只是沿襲一種習俗
難道為了好玩嗎
答案肯定是:NO
暗示我們
做個頂天立地的人嗎
好像又不全對
在一個衰敗的家庭里
最好的解釋應為
希望大家要站立起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699e6e0102wt36.html
端午
文/六月荷
端午
汨羅江上
總會激起層層浪花
香粽
中華民族
千百年飲食文化代言
龍舟
中華精神
代代傳承經久不衰
墨客
激揚文字
將《離騷》發揚光大
端午
中華端午
你凝聚了華夏兒女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ea784450102x2am.html
五月的歌
文/霸氣的文雅
五月繞指的光陰
站在春末的肩上
盡情地放歌
原野,山坡開滿鮮花
初夏攜一縷縷芬芳
在澄清的藍天,白云下
飛舞著夏日的夢想
湖邊的小荷
徜徉在水的溫床
在陽光下
唱著熱戀的歌
幸福自由地綻放
純潔,美麗,引來
無數游人駐足攝像,觀賞
石榴花
興奮地鉆出綠葉
張開涂滿口紅的小嘴
輕輕對綠葉說
我已孕育
咱們的籽籽孫孫
等待把秋天唱響
風箏鉆入云端
做著飛天的夢
欲與天空試比高
被一根線拽回
不再放飛
心中唱著委屈的歌
金鳳花,鮮艷如火
坐在枝頭展望
不再頻頻回首,挽留
不屬于這片天空的晚霞
風吹過,雨飄灑
痛苦的疊加
終被洶涌的濤聲淹沒
化為岸邊潔白的浪花
布谷鳥的歌聲
喚來《小滿》
片片碧綠麥海
被細雨灌漿,飽滿后
風吹麥浪到處都是金黃的海洋
布谷鳥更忙了
日夜歌唱"麥子,快黃,快熟
端午,端午”
我們一起趕在回家的路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5983e10102x821.html
端午情
文/屌絲阿甘
仲夏,順陽在上
汨羅江風,搖著陽光
江水,沒了菖蒲的靜默
龍舟賽事,正歡
念牽,一首離騷絕唱
臥石懷抱,投江
千年汨羅水浩蕩
艾草兩岸,嘯天長
又是端午,鞠一捧糯米
撒向汨江
詩心的魚,有糯米喂養
不空
http://blog.sina.com.cn/u/3737066647
醉飲春風
文/王建華
.
乍暖還寒的婉約
如泣如訴的憂怨
激情 熱血
.
一瓢三生水
驚蟄一灣冰封的春潮
滋潤沉淪的漣漪躁動
讓心墻濕淋淋的坍塌 癱軟
.
一壺春風半壺月
縈繞氤氳發呆的緒
絲絲縷縷著恍惚
與搖曳的心旌竊竊共飲一杯柔情
.
僅僅半盞
已熱了半生的寂冷
那抹幽暗的燈光撕裂了幾多夜色
開始在醉夢里撕心裂肺
.
一壺春風半壺月
醉了人生
疼了歲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8feee0102xw76.html
濃情端午
文/一秦
(1)
童年,母親給我包粽子
今日,我為母親祭粽子
不一樣的味道
(2)
用汨羅江之水
包上《懷沙》之魂
千古流傳
(3)
快劃
找回先賢靈魂
共祭
(4)
系上紅腰帶
寶劍掛門頭
歪風邪氣豈敢入
(5)
厲害了,我的雄黃酒
避鬼邪,殺百毒
看我文武
(6)
是你。給了我
悲歡離合的時空
周逰心事
魂系先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afb4e0102wwls.html
潛伏在小雨最深處
/李繼增
夏的風,只那么一站
池塘,禁不住口吐蓮花
佛,蕊中打坐
食指微抬,萬物頂禮膜拜
野鴨戲水,歡快的求偶聲
塞滿荷的縫隙,夜的虛空
愛之芽,于小雨最深處潛伏
濕了心事,滿了牽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d813c30102x08o.html
漣水河
彭郁青
漣水河很小
在地圖上
簡直尋不過
漣水河很大
少年毛澤東從韶山沖
步行來湘鄉東山學堂求學
過渡的埠口在河邊
一巨石上刻紅字;
“偉人渡”
我在碑前佇立
肅然起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e0f216a0102x1ts.html
端午節的思念
文/不不
我在城市的高地,追逐流云
一場風,一場雨,一道彩虹過后
母親的稱呼堵在胸口,提起的筆放了又放
多少次,內心的思念越過嶺南
都說今年母親節熱烈,我張開的口
向著遠方,向著遠方默默無言
七八年壓在心里的痛,夢里喊醒
一聲聲呼喚,母親慈祥的面容
兒時的記憶,活在你堅強的臉上
我成長的路,有你溫暖的驛站
無法忘卻的事,總是一幕幕出演
母親的稱呼,我只能在你墳頭叩拜
漢江號子響徹兩岸,又一年龍舟爭先
我用屈原的粽子,犒勞馬坡嶺上的母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e4adb20102x2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