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雁體詩從形式上看是一種寶塔詩,呈對頂塔形,只不過在讀法上不同罷了。它有兩種擺法,因此有兩種讀法。舊時一般讀法是從左上一字開始往右下斜讀,然后依此類推,兩兩交叉,如飛雁排成的“人”字形,猶如雁陣。要左右開弓斜著讀,呈人字行,猶如雁陣,所以叫飛雁體,同頭體的五律或同頭體的五言八句的古風可排成這種形狀。現在有的人按現在的習慣改排為從右上一字開始往左下斜讀。 清代康熙年間流傳一首飛雁文,是詠山詩。如下:
春
春燕倚書樓,春扶花緞收。
春情私語謝,春夢解憂愁。
春伴窈窕女,春心駐久留。
春顏容易老,春柳綠絲郵。
夏
夏日燃如火,夏湖月映波。
夏荷仙女笑,夏柳逐絲多。
夏雨增涼意,夏風習綠歌。
夏云和霧語,夏水鳥評說。
秋
秋雁又南飛,秋霜吻亂悲。
秋蟬嘶語斷,秋壑五霞堆。
秋鷺扶清水,秋湖映月輝。
秋蜓銜耳夢,秋實壘胸歸。
冬
冬鑄俏花婷,冬飛白羽綾。
冬娃河上走,冬嶺臥仙庭。
冬叟江山坐,冬臣厲斧擎。
冬人圍壁火,冬野鳥無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