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關于它的傳說有很多,那么龍有多少個兒子?這些兒子的母親又都是誰呢?下面就為大家捋一捋。
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普遍認為龍有九個兒子。但是也有人說九為極陽之數,表示極多的意思,用在龍身上除了表示敬意,也表明龍的子嗣很多,可不止九個這么多。
雖然如此,龍有九個兒子的說法依舊流傳至今。
老話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不僅是說龍的九個兒子性情愛好彼此不一樣,還在說九子不成龍,也就是它們根本不是龍。這就要追溯到它們的母親身上,原來這九子是龍和八個不同的獸生下的。
1. 囚牛(qiúniú)
囚牛是龍的大兒子,長著龍頭蛇身,是龍和蛇所生。囚牛不喜爭斗,生性溫潤,它的聽力異常靈敏,能辯識天地萬物的聲音,音樂細胞極其發達,對音律有著極大的興趣和天賦。
傳說囚牛總是蹲在琴頭上,聆聽人世間各種不同的旋律。漢族的胡琴上就刻有囚牛,人稱“龍頭胡琴”,還有白族的三弦琴和彝族的龍頭月琴,在琴柄上都有囚牛的雕像。
2. 睚眥(yázī)?
?睚眥是龍的次子,生著龍首豹身,是龍和豹子所生。它生性勇猛剛烈,嗜殺戮喜斗狠。古代的名將戰神們都會在自己心愛的的兵器上刻上睚眥,寓意給自己帶來無比威猛的神力。
除了裝點大將的兵器,睚眥還被用在儀仗旗幟和宮殿侍衛的武器上,因為古人相信睚眥能夠克制邪祟,而且還能盡顯莊重威嚴。
3. 嘲風(cháofēng)?
朝風是龍的三兒子,生的龍頭貓身,是龍與猞猁所生。嘲風是天生的冒險家,喜歡爬到高處眺望遠方,在古代位列十大神獸,寓意威嚴吉祥和美觀,還寄托著人們除妖滅災的美好愿望。
此外?朝風還有辟邪安宅的作用,故宮大殿臺角上就有它的雕像,有了它整個宮殿造型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也給歷經時光洗禮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的氣息。
4. 蒲牢(pǔláo)?
?蒲牢是龍的四子,有點像海蛇,又似盤曲的龍,是龍和海蛇所生。蒲牢生活在海邊,貴為龍子卻害怕鯨魚,每次鯨魚一來騷擾,它就嚇的拼命吼叫,聲音洪亮如鐘。
于是人們把大鐘的鐘紐鑄成蒲牢的樣子,把敲鐘的木杵雕成鯨魚形狀,希望每次敲鐘都能發出響徹云霄的聲音,就像蒲牢被鯨魚攻擊時的嘶叫。
5. 狻猊(suānní)
?狻猊是龍的第五個兒子,生的龍頭獅子身,是龍與獅子所生。別看它長的兇惡丑陋,卻有著一顆溫柔?心,喜歡云霧繚繞的安靜環境,并在那里久久的呆坐著。
因此寺廟的佛座和香爐的爐腳上有它的遺像,到明清時期,石獅和銅獅項圈中間也雕刻著狻猊,使守衛大門的傳統門獅更加威武。
6. 赑屃(bìxì)?
?赑屃是龍的第六個兒子,也稱霸下,生的龍頭龜身,是龍和龜所生。除了頭部它長的很像龜,動作遲緩,但天生力大無窮,喜歡馱著巨石之類的重物。
傳說上古時代赑屃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逞能,到大禹治水時被制服,干起了挖掘機的活。工程竣工后大禹怕這小霸王又到處惹事,便讓它馱著刻有治水功績的巨大石碑,壓的他沒法四處亂跑。
一些著名的石碑基座下可以看到赑屃的雕像,寓意著長壽和吉祥。
7. 狴犴(bìàn)?
?狴犴是龍的第七個兒子,又稱憲章,生的龍頭虎身,是龍與虎的所生。它不僅明辨是非,還敢于仗義執言,一身正氣。
古代官衙大堂的兩側都有狴犴的神像,象征著明斷是非和秉公執法。獄門上的虎頭裝飾也是它,代表著威嚴。
8. 負屃(fùxī)?
?負屃是龍的第八個兒子,是龍和獅子的另外一個兒子,也生的龍頭獅身。它是風度翩翩的文學青年,尤其愛好書法,終日鉆研碑帖書林,在九子中最有文化。
在一些書法名作中,負屃化作圖騰環繞其間。而在一些石碑兩旁也有它的遺像,和碑座下的赑屃交相輝映,使得這些遺傳人間的文學珍品更顯壯觀。
9. 螭吻/鴟尾(chǐwěn/chǐweǐ)
螭吻是龍的小兒子,也稱鴟尾,生的龍頭魚身,是龍和魚所生。它生活在水里,水性極好,嘴巴長的異常寬大,喜歡吐水玩。
因此古人認為它能鎮住邪物,是火災的克星,宮殿殿脊兩邊的卷尾龍頭便是它的遺像。
有人誤把饕餮和貔貅也看作龍的兒子,其實它們不是。龍的九個兒子雖然個個生的張牙舞爪,樣子挺唬人的,但都是祥瑞的象征,為古人所膜拜。饕餮寓貪食,貔貅為辟邪的瑞獸,龍真的沒有和誰生過它們哦。
人常說“龍生龍,鳳生鳳”,龍為圖騰也是祥獸,其子雖多,但個個都是祥獸,還真應驗了虎父無犬子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