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期辯證法治愈髖關節脫位一例
陳某,女,47歲。
初診∶1981年11月9日。
主訴及病史∶半小時前在蹲下工作時被高處掉下100kg重物壓于右側骶臀部,即感右下肢疼痛,不能活動。伴有上肢麻木,泛惡頻作,嘔吐清水。
診查∶神志清楚,面色恍白,表情痛苦,右下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不能活動,右腹股溝處觸及股骨頭,右髖腫脹疼痛。脈實大,苔薄白。X線攝片示右髖關節前脫位。
辨證∶髖關節脫位,筋膜同時損傷,血離經脈,凝結成瘀,導致氣機隨滯、肝胃不和。
治法∶內服寧血化瘀、理氣降逆之劑。
鮮生地黃9g生蒲黃9g三七末(吞)2g當歸尾9g京赤芍9g桃仁泥9g澤蘭葉4.5g生玄胡9g川郁金4.5g廣陳皮4.5g玉樞丹各0.6g黎峒丸(吞)1粒
外治,手法整復,皮膚牽引。外敷,吊傷膏。
二診∶11月11日。服藥兩天嘔惡已罷,仍見右髖腫脹疼痛,午后發熱,大便秘結。證系瘀血郁結而化熱,陽明腑實傳化失職,擬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佐以通便。
處方∶當歸尾9g京赤芍9g桃仁泥9g大川芎4.5g澤蘭葉9g三七末2g(吞))川牛膝9g絡石藤9g童木通9g延胡索9g廣陳皮4.5g番瀉葉9g(后入)
外治,敷吊傷膏。
三診∶11月13日。身熱已退,腫痛亦減,皮膚牽引處過敏,改用砂袋固定于中立位。再擬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處方∶全當歸9g京赤芍9g散紅花4.5g老蘇木9g桃仁泥9g大川芎4.5g三七末2g(吞)乳沒藥各6g川牛膝9g絡石藤9g廣陳皮6.5g延胡索9g生山楂9g
外治,敷祛傷膏。
四診∶11月24日。腫勢已退,腹股溝有輕度壓痛,右髖屈時疼痛加劇。瘀血漸化,損裂之筋膜在修復中。治擬和營續筋。
處方∶全當歸9g杭白芍6g大川芎4.5g散紅花4.5g川續斷9g厚杜仲9g千年健9g雞血藤9g五加皮9g懷牛膝9g廣陳皮4.5g江枳殼4.5g
外治同前。
五診∶11月29日。疼痛已瘥,右股四頭肌萎縮,局部瘀血已化。氣血二虧,肝腎不足,治擬溫補肝腎,養血續筋。
處方∶甜蓯蓉9g厚杜仲9g川續斷肉9g全當歸9g雞血藤9g杭白芍6g大川芎4.5g五加皮9g懷牛膝9g廣陳皮4.5g江枳殼4.5g
外治同前。
六診∶12月3日。痛勢已平,已能起床扶杖行走,股四頭肌仍萎縮。損傷后期,氣血耗傷,肝腎不足。擬補益肝腎、養血壯筋。
處方∶甜蓯蓉9g川杜仲9g川續斷9g全當歸9g杭白芍6g大熟地黃9g潞黨參9g炙黃芪9g炒白術9g千年健9g雞血藤9g懷牛膝9g廣陳皮4.5g五加皮9g
外治,敷新傷膏。
于1983年10日隨訪,右髖關節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按語】施老在治療髖關節脫位過程中,除及時正確復位外,尤為重視修復損傷的筋膜,以防止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因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時期進行辨證論治。本例為外來暴力導致髖關節脫位,筋脈同時損裂,使氣血離經,阻滯肌腠,故復位后出現進行性腫脹。乃受傷后敗血必歸于肝,致使木失條達,木郁侮土,胃失和降,出現泛惡嘔吐及上肢麻木。投予寧血化瘀、苦辛降逆之劑,兩天后肝胃得和,嘔止惡平,麻木亦愈。繼而出現局部腫痛、午后發熱、大便秘結,乃是血瘀內阻、熱結腑實、大腸傳化失職,故投以活血化瘀通便之劑;通便后,再予化瘀消腫之劑;半月后,腫勢退盡,積瘀基本消除。進入中期,為了防止余瘀未盡,改用和營續筋之法,使未盡之瘀血得以消散,損裂筋膜加快修復。在后期出現股四頭肌萎縮,乃是肝腎虧損、血不養筋,因此最后投以壯水涵木、益氣養血之劑。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終于痊愈,恢復工作,10年隨訪無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