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分辨自己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緩慢發展,逐漸加劇。主要表現為兩大類癥狀: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 1.運動癥狀如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 靜止性震顫表現為:在安靜或者全身放松的情況下出現的震顫,隨意運動時減弱或消失,情緒緊張會加重,睡眠時消失,有時拇指與屈曲的食指間呈現一個“搓丸樣”動作。 肌強直表現為:被動運動時關節始終保持較高的阻力,典型表現為“鉛管樣強直”、“齒輪樣強直”。 運動遲緩:起步困難,運動遲緩,寫字越寫越小;聲音變小,語速變慢,音調變低;精細的動作如系鞋帶,扣紐扣等困難。面部表情僵硬,會出現表情淡漠的面具臉,像佩戴面具一樣,不茍言笑。 姿勢平衡障礙:早期可見走路時下肢拖拽,上肢前后擺動減少或消失,病情發展為小碎步,步伐越來越小,越走越快,身體前沖,容易跌倒,轉彎困難。 2.非運動癥狀如感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精神障礙等臨床表現。如嗅覺減退、肢體麻木疼痛、失眠、便秘、尿頻尿急、尿失禁、排尿障礙、流涎、多汗、性功能障礙等。
簡單九步在家自測“帕金森指數”
1.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2.你寫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
3.有沒有人說你的聲音和以前相比變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嗎?
5.你的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
6.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那么豐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顫抖嗎?
8.你自己系扣子困難嗎?
9.你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
每個問題如果回答“是”計1分。分值越高,帕金森患病可能性越高,建議去咨詢專科醫生或進一步臨床檢查。
日常生活中怎么預防或管理帕金森病呢?
1.適當的體育鍛煉: 持之以恒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對訓練平衡很有好處,打乒乓球可以訓練靈活性。目前已有證據表明對帕金森病有癥狀改善作用的鍛煉方式包括太極拳、探戈、騎自行車等,廣場舞中的節拍對凍結步態有獲益。
2.健康飲食: 適當飲綠茶或紅茶、咖啡(少于300mg)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風險;多食谷類食物及新鮮蔬菜(米、面、粗糧、雜糧、薯類,300-500g為益;20-25g膳食纖維:白菜、芹菜、胡蘿卜、西蘭花、水果),增加飲水(預防及治療便秘,保證8-10杯水,至少1500-2000ml);補充維生素B6、D、葉酸(肉類、蛋類、魚肉、蔬菜、鈣片),減少高蛋白攝入優質蛋白(魚肉、蝦、瘦肉、禽肉、脫脂牛奶),減少油脂及脂肪攝入。可以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3.避免接觸環境中有機磷農藥、除草劑及其他工業毒物。
中醫治療帕金森病有哪些?
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手術、運動、心理疏導、康復訓練、健康護理是藥物治療的有效補充。但目前的治療方案,均只能改善癥狀,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更無法治愈。
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中西醫結合治療重視患者個體化、精準化診療方案,對于治療帕金森病中有一定優勢,主要突出對疾病治療的整體理念,秉承“治病求本”的特點,以恢復患者“陰平陽秘”的狀態為目標,增強患者自身疾病的抵抗能力,改善疾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中醫認為帕金森病即“顫病”,主要因飲食不節、年老體弱、先天不足、五志過極等病因有關。“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老年人,腎精虧虛,或喜食肥甘厚味之品,損傷脾胃,氣血生化失源,或情志過極而化火,火熱內盛,耗傷陰精,造成筋脈失儒養,肌肉拘急,而震顫僵硬。肝腎陰虛為本,痰濁、瘀血、風火為標,形成本虛標實之證。以辯證論治運用中醫中藥配合針灸、電療、耳針等治療方法刺激某些特定穴位達到整體調節的目的。
就診的時候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1.現在在吃的所有藥物
2.既往在醫院就診的病歷資料
3.既往拍過的頭顱及脊椎的片子
4.最好有同住的家人陪同前往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