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米酒,泡菜酸菜,豆腐乳豆醬,每日補充腸道益菌!
先生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是豆腐乳、糯米酒,我從小最喜歡吃父親曬的豆子醬,面醬,長大了還是好這口。后來才明白,這些食物都是經過時間,經過自然發酵醞釀出來的益菌,身體需要,所以喜歡吃。益生菌這十幾年很火,雖然被宣傳的很神奇,但確實益菌對身體的作用太多了,缺少益菌,身體會生病。特別是這個時代,因為農藥化肥除草劑,不健康飲食,壓力大,抗生素等藥物都會造成腸道益菌的大大減少。腸胃差,便秘,放屁臭,口臭,情緒抑郁,失眠,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關節疼痛,皮膚差,易過敏等等。
具體有啥作用?網上說的很神奇,咱們不管,只看自己吃了啥感受。發酵的食品吃了,最直觀感受,消化吸收更好,排便也更好,也就是益菌對腸胃好。這兩個好了,身體免疫力提升,排便好也就是排毒更好,腸道還和情緒有關,腸道健康,情緒美噠噠,皮膚也好……細微來說,食物發酵后,營養更豐富,不僅益菌多,維生素礦物質也多,如豆腐乳中維生素B族的含量很豐富,常吃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癡呆。豆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后,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含有鈣、磷等礦物質。總之,益菌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你今天通過食物補充益菌了嗎?每到炎熱夏季,父親母親就開始忙活做豆子醬,面醬,后來到黃山生活,秋天以后,阿姨們又開始做成缸的酸菜,等寒冬臘月家家又都會磨豆子,做豆腐,發酵豆腐乳。以前的xx牌榨菜,xx酸菜很出名,家家戶戶都離不開榨菜。可后來,外面賣的醬,榨菜等全都被添加劑攻陷了,大家也都很少吃了,還被商業宣傳的,認為榨菜酸菜會致癌。咱們吃腌制品,發酵品幾千年了,不管多老的老一輩的都是吃酸菜,泡菜,腌菜,榨菜的,特別是很多年紀大的老奶奶老爺爺,每天都得來點這些才得勁,怎么沒有致癌呢,各家商業說辭是為了賣啥菌開路嗎?比如菜類,四川的泡菜,東北的酸菜,全國各地的腌菜,還有酸筍等,總之把菜放在瓶瓶罐罐里,經過時間和自然的發酵醞釀,就會長出很多益菌。豆類,豆腐乳,臭豆腐,霉豆腐,豆豉,黃豆醬,毛豆腐,豆瓣醬,納豆等。糧食類,醪糟也就是糯米酒,還可用其他米類,雜糧類做米酒,比如燕麥米,小米都可以做米酒,只是口感味道沒有糯米酒好。水果類,也就是大家都清楚的酵素了(但是它也被神話了,具體如何各自判斷了)。這些食物在發酵的過程中,會在自然環境中滋生出益生菌來。其實,早在九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公元前7000年),中國河南賈湖地區的人們就已經將稻米、蜂蜜和水果混合,通過酵母發酵而成飲料,這也是現今能找到的最早有關益生菌食用的記錄。發酵食品經過微生物發酵之后還會產生大量維生素B,維生素k,維生素B是造血干細胞剛需,維生素k是止血剛需。接著來說說我家的有益菌,經常吃的是醪糟(糯米酒),先生特別喜歡喝這個,喝的時候只溫一下就喝,不會煮開喝。醪糟不僅有益菌,促消化,還能活血化瘀,散寒暖胃,女同志要經常喝,因為經常生氣,經常淤堵。醪糟糯米酒做起來很簡單,也不花時間,做法步驟的話,每家大概差不多,但是具體又不一樣,就和泡菜酸菜做法一樣,每家做法不同,喜歡的口味不一樣。先生喜歡喝純米酒,所以會在發酵好后,再倒些純凈水在里面,再發酵半天,然后把純米酒過濾出來,酒釀單獨吃。接著是泡菜,四川的泡菜大概分為兩種,“洗澡泡菜”和“老壇泡菜”。所謂 “洗澡泡菜”是一般泡幾天即可食用,形如洗澡,是四川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泡菜腌制方法。老壇泡菜,老泡菜,泡制發酵時間久,一般會超過一年,咸度和酸度都很高,不適合直接吃,通常都會作炒菜的配料,比如酸菜魚。我家吃的是洗澡泡菜,也就會做這個,簡單些,泡兩天,泡一周或者十天半個月就吃的。最簡單,最喜歡的是用蘋果醋泡菜,泡出來酸甜味,喜歡吃。也問鄰居要過一點泡菜老水泡菜,老水里面菌群多又穩定,這樣加入新的香料和水分后,它還能保持足夠的發酵效率。做過酵素的會清楚,準備做新的一桶酵素時,放一點酵素原液在里面,發酵會更好。如果泡菜水本身夠濃郁的話,像豇豆啥的放進去一天,第二天就能拿出來炒了吃,味道有酸菜味。但是如果沒有老水助力發酵,那得把菜泡幾天,才能發酵的有點酸味。所以老奶奶都有一個用了幾十年得泡菜缸,不帶換的,吃了一點,缸子有空隙了,就往里面塞菜,里面的老水就很濃郁,真的是幾十年老壇水。有條件的朋友,可以用老壇做泡菜,一個壇子用幾十年,老水,益菌更多。接著是酸菜,說實話,我是臭手,按照東北酸菜做過幾次,全都以失敗告終,朋友說他家做酸菜都是他弄,其他人只要沾一下手,一缸酸菜全壞。現在吃鹽很少,所以跟著朱老師學了無鹽酸菜的制作,簡易腌制,易上手,時間短,這個成功了,也是很酸的酸菜了。老師的具體方法是,不洗菜,把菜晾至八成干狀態,切碎(一定要切細點兒),裝進玻璃瓶里面,密封發酵,定期漏一下氣,省的炸了。所有菜都可以晾一下做酸菜,豇豆,豆角,白菜,芥菜,芹菜,雪里紅都是可以。這個無鹽酸菜,發酵時間短,做一瓶無腌酸菜,吃完了再做,可以用來做湯,做面,做粥,炒了吃等都酸爽美味。
快到夏天了,蔬菜種類也多了,經常做點泡菜,酸菜,搭配粥吃,是多么的舒服。不管是醪糟糯米酒,泡菜,酸菜,網上都有很多教學視頻,多研究多學習,多動手,不要怕失敗,失敗幾次,成功了,以后幾十年都能吃自己做的健康益菌。蔬菜說完了,再接著說豆類,豆子不好消化,古人很智慧,通過自然發酵成各種豆制品,有助于消化。先說做豆腐乳的前一個步驟,做豆腐,去年開始經常做豆腐,簡單,雖然有點小失敗,但也算一次成功,朋友們也基本都是一次成功,用生態非轉基因黃豆做的豆腐太好吃了,就老想做著吃。注意的地方是,第一點:不要用鹵水等點豆腐(鹵水有問題大家網上搜),要用酸漿點豆腐。?酸漿里面主要是乳酸菌協助發酵,酸漿越陳越好,就和老壇酸菜水一個道理。第一次做豆腐,可以用醋或者酵素點豆腐,接著把豆腐水收集放瓶子里,它自會發酵,也就是酸漿了,下次用這個點豆腐就行。(網上都有醋點豆腐,做豆腐的視頻,一看就會)第二點:打好豆漿,煮的時候一定要煮至泡消(大概需要煮20--30分鐘),因為大豆的泡沫中全是嘌呤,所以一定是打好豆漿,然后煮啊煮,煮到泡沫消散掉才能喝。所以市面上的豆腐也都有嘌呤的,沒人去給你熬制泡沫消散再做豆腐的。嘌呤傷腎,外面做豆腐會用消泡劑,看著豆腐緊實,但是會把很多毒素留在里面的。還有內酯豆腐,內酯是添加劑,把水鎖在里面,一斤豆子出六斤豆腐,你吃的啥,你吃的是添加劑和水,還不如直接喝豆漿補充蛋白好。做豆腐乳最佳時間是在寒冬臘月,再發酵半年才能吃,想一想,這么久發酵,益菌生生不息。豆子醬,也是一樣,天冷的地方做才行,東北大醬好吃出名是這個原因。還有豆豉,毛豆腐,臭豆腐,霉豆腐等,每個地方特色發酵食品不一。我生活的三個地方,北方,南方,還有海南,它們發酵食品都不一樣。大家可以跟著長輩學習當地發酵食品,或者網上搜,慢慢的練就一身技能,生活不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嗎?總之,最后的最后,每天吃點發酵食品,增加身體益菌,讓身體更健康。實在太難做的發酵食品,還有環境不適合做的,咱們就買生態健康的吃,去年就買了酸漿豆腐做的豆腐乳,還有幾斤生態黃豆醬吃。簡單容易做的發酵食品,泡菜,酸菜,醪糟糯米酒啥的,咱們就先自己動手做了吃,不要急,一步一步來。耕讀方寸間,靜觀自在心。樸真耕讀居于鄉村,開設國學經典周末班,耕讀假期營,線上成人早讀金剛經班,兒童莊子班,晚讀黃帝內經班,讓身心靈更和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