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具五味,五臟皆可養!每天喝1杯,補腎寧心,保肝潤肺,健康一整年......
朋友們,給大家分享了這么多期中醫知識,一直在給大家傳達一個觀念:中醫講究五臟平衡,五臟從來不是獨立的,一旦某個臟器受損,其他臟器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明星僅57歲因肺癌離世、66相聲名家因肝癌離世......我們身邊也不乏有花甲年紀就離開的,在惋惜之余,我們也需要知道:“百病之源,五臟為根。”所以,人要想長壽,調養好五臟才是硬道理。那說到這里朋友們肯定想說,道理都懂,那到底要怎么做呢?平時我們都是心臟不好就養心、肝臟不好吃點保肝的,那有沒有一物可以同時滋補五臟呢?之前給大家說過,五色可養五臟,譬如黑色入腎,腎不好可多吃些黑豆等;但您知道嗎?其實五味也可養五臟,而自古就有一味神藥,它兼具五味,五臟皆可補。五味子,顧名思義是一種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種藥性的果實,在一般只帶有一、兩種藥味的中藥材當中,實屬獨特。這種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實,能對人體五臟發揮平衡作用。《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孫思邈稱常服它補五臟之氣;
武則天用它補益身體、延年;
《抱樸子》中提到淮南公羨門子服它十六年,面色如玉;用五味子補益身體、安神極佳,吃再多補藥,不如每天一杯它,五臟全補齊了,身體自然健康更長壽。
中醫講“酸、甘、苦、辛、咸”五味分別歸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五味子五味俱備,故有五味子補五臟之說,簡直就是天生的保護五臟的法寶。名醫張仲景的“生脈飲”,就用五味子益氣、護心臟;《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也有記載,慈禧用它來養心神。其實是五味子中含有的獨特物質能保護心肌、改善心功能;還能安神、健腦。冬季心腦血管高發,此時每天喝上一杯,能降低血壓、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五味子堪稱保肝的良藥,對于常年服用各種藥物的人來說,每天一杯五味子,可對酒精、藥物引起的肝細胞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促進肝細胞恢復,更有助于肝臟排毒。藥王孫思邈講五味子補腎,治消渴(類似今天的糖尿?。?;并且五味子既能滋養腎中精氣,又可固攝腎中精氣,比單純滋補的藥效更佳。對于腎虛或是糖尿病的中老年用五味子泡水不僅可以滋補腎臟,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等癥狀。生活中很多中老年都會有肺虛的情況,咳嗽、氣喘也是常事。此時可以用五味子泡水喝,收斂肺氣止咳的效果特別好,五味子堪稱一味治久咳虛喘的良藥。
李時珍認為“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肝入中宮益脾胃”。上了年紀后脾胃運化功能慢慢減弱,而五味子中含有的有機酸可保護腸道胃粘膜,另外,對脾腎虛寒導致的久瀉不止也有很好的功效。正如已故著名中醫蒲輔周所說:“凡用北五味子,必須搗破,五味乃全?!笨梢匀∵m量放入開水中沖泡。五味枸杞水很適合長期失眠人群,每天可將一些枸杞和五味子放入杯中一同沖泡飲用,直至藥味全無。此茶有助于養心健腦,堅持飲用,失眠癥狀可大大改善。取五味子二錢,枸杞三錢。枸杞洗凈,切碎;五味子取藥房中用醋加工好的,洗凈;將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開水,待稍涼后飲用。建議取五味子10克,蘇梗5克,西洋參3克。三味加水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液,代茶飲用。本茶適宜于肺氣陰兩傷,腎水不能上承所致的咳嗽、胸悶、口渴不欲飲、乏力食少等。可用仙靈脾60克,五味子50克。上二味藥揀去雜質,去梗,仙靈脾切絲,五味子杵碎,和勻后瓷器貯藏。每日用20克放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20分鐘后分2~3次飲用。補腎陽,祛風濕,斂汗。主調神經衰弱、腰膝無力,筋骨攣急,風濕痹痛、自汗盜汗。可用五味子3~5克,綠茶0.5~1.5克,蜂蜜25克。五味子與綠茶一起用沸水沖泡5分鐘,趁熱加入蜂蜜拌勻即成。每日1次,可分3次飲用完。此方法能振奮精神,補腎益肝。適用于腿軟乏力、耳鳴、精神衰弱、肝虛目眩,視力減退等。但建議:五味子是一味中藥,如果有明顯的不適癥狀還是遵醫囑用藥。1、如果是咳嗽初期還有痧疹初期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避免病情加重。中醫方面認為內里濕熱,外部表邪的患者最好也不要服用五味子。2、在本草正中具有記載,在感染有風寒的初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風寒在身體中束縛能不到驅散。3、肝火旺的患者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大量吞服酸性物質的患者也不要服用,避免傷害身體的功能。4、肺有實熱的人禁止服用。故如果對自己體質把握不準,須咨詢專業中醫師,這樣才能夠起到治療及保健的目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五臟皆可養”的好東西,大家都了解了嗎?用藥之妙,如將用兵,兵不在多,獨選其能。
看完記得轉發給身邊的人看看,良藥膳方,大家共享!
溫馨提示:相關病癥需要進行辯證調理,用藥需遵醫囑,切勿盲目施灸用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