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關于考研的話題熱度很高,逐年暴漲的報考人數,也證明了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此種情況下,在職人士提升學歷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2012年考研人數165.6萬,而今年報考人數達到了457萬,10年增加了將近300萬人。研究生報考人數年年攀升,對于考研人來說,無疑是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特別是對于工作多年的在職人士來說,挑戰是巨大的。
說實話,在2016年以前,在職研究生教育不是很規范,所獲證書也很混亂。當時還有一些以在職身份入學最后卻發放全日制畢業證書的情況。因為沒有明確的規定,報考方式復雜多樣,證書授予各執一詞,所以2016年以前關于在職研究生社會認可度并沒有那么高。
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進行了改革,針對在職研究生做出了明確規范。這個時候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就比較清晰了,分為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經過國家的努力,在職研究生含金量逐步得到提升,將來的認可度也會逐步提高。
利:
1.入學簡單,同等學力屬于先學后考,提交申請資料通過后即可入校學習,學完碩士進修課程后滿足條件即可參加申碩考試。
2.考試采用合格制,只考兩門,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如果只通過1門,單科成績予以保留4年,之后只需考未通過的科目即可。通過申碩考試+論文答辯,即可申請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3.學費便宜,學費一般在兩萬塊左右!
弊:
1. 同等學力申碩雖然大專、本科都可以報考,但參加5月申碩考試的前提是獲得學士學位滿3年,大專能學不能考,意義不大。
2. 同等學力申碩并非學歷教育,最后僅能獲得碩士學位,屬于單證研究生。最高學歷仍是本科,學歷沒有改變。
利:
1. 非全日制研究生屬于學歷教育,畢業后可獲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雙證)。
2.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采用相同的招生政策、考試內容一樣,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源的質量,且碩士畢業論文也被納入教育部抽查范圍,進而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的含金量。
3. 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的是集中授課的授課方式,對工作的影響不大,在職學習經濟負擔小一些。
弊:
1. 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需要參加考研初試、面試、調劑等一系列流程。
2. 可選的專業較少,都是專碩(40個左右)。
3. 學費相對全日制研究生要稍高,幾萬到十幾萬到幾十萬都有,根據專業不同而不同。
其實,教育改革提升了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帶給在職人員的影響肯定是正向的,工作之余提升了學歷、專業技術水平、人脈圈,更有可能突破現在工作中的瓶頸。當然,還可以選擇讀國外的碩士,避開考研,更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