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趕到那間小小的出租屋,他們正安詳在另一個世界,只因那個世界里沒有喜怒憂煩。對于生者,即使他們走得再安詳,都是無法遏制的疼痛。我拿手頂著胸口,像胃痛,又像心絞痛。繼去年父親去世之后,對于死亡,我以為我已經(jīng)能夠習(xí)慣并且坦然。可是一個母親,一個兒子,像從前所有平凡的夜晚一樣,靜靜地睡去,只是再也不會醒來。面對死亡,我再一次失控。
他們說母親慈愛溫柔,兒子優(yōu)秀懂事。所以聽者動容,見者落淚。孩子的班主任,那個最先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按時上學(xué)并找到出事地點的見證者,失聲慟哭,并發(fā)文深情中禱唁。據(jù)說那篇文字在這個縣城的朋友圈瘋狂轉(zhuǎn)發(fā)。有人拉著我的手,打聽孩子的詳情,眼眶里有隱忍的淚,那只是一個素昧平生的路人。
孩子生前優(yōu)秀。書法優(yōu)秀,繪畫優(yōu)秀,成績在全縣初三屆保持前三。人皆感嘆,孩子過于聰慧,總是難以養(yǎng)大的。那么母親呢?母親我是知道的,再賢惠穩(wěn)重不過的一個女子,鄰居親屬,好友同事說起,都是贊不絕口的。怎么也就陪著去了呢?
租住的房子與學(xué)校只是一墻之隔,兒子亦央求媽媽每天來接他,只為了這幾分鐘的路程里,能陪媽媽說會兒話。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大都不愿和父母親交流的,唯他,和媽媽有說不完的話。他偶爾會親昵地捏捏媽媽的臉頰,或者是挽著她的胳膊。媽媽想,這孩子,這么粘人,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呢?其實是不愿他長大的,長大了他就有了自己的世界,就沒有繞膝的天倫之樂了。一個房間兩張床,他讓媽媽把兩張床合并了,他睡里面,媽媽睡外面。他依賴著,粘纏著,仿佛前世彼此虧欠太多........
父母不肯相信他們的離去,守著冰冷的身體仍然聲聲呼喚,誰也勸不動。以為黃泉路上,還能將他們喚回。
我看過孩子的畫,那是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一枚藍寶石鑲鉆的戒指,栩栩如生,母親收到禮物是歡喜的吧,在朋友圈曬了又曬。他畫的牡丹,取出來就可以插在花瓶里。他畫的可樂,你忍不住想拿來喝。他和父母出游拍的照片,配上優(yōu)美詩意的文字,就是一份很好的攻略。他以無以復(fù)加的優(yōu)秀和懂事,回饋母親懷養(yǎng)的不易。是的,母親不易。十四年前,母親揣著懷上他的喜悅,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醫(yī)生說不能下床,她在床上躺了七個多月,她怕啊,怕肚子里的他有絲毫的閃失。她寧愿拘囿自己的自由。他呱呱落地,她仍是不敢大意,守著他須臾不離。十四個春秋啊,她看著孩子長成自己驕傲的樣子,便忘了所有付出的艱辛。她是不放心他一個人走的,無論走到哪里,怎么沒有她的呵護呢?
師傅說,前世,他們是一對特別恩愛的夫妻,曾手拉手發(fā)過誓愿,無論生生世世,都是要一起走的。我選擇相信這樣的因果論說。于生者,是痛楚。于死者,誰能說不是因緣際會的安排。
愿,生命的輪回里,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