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就是醫用三氧在疼痛門診的應用,重點醫用三氧在門診的注射治療。
醫用三氧門診治療范圍
1.痛點
2.筋膜炎
3.腱鞘炎
4.皮下,皮內注射
5.頸、胸、腰椎旁注射
6.小關節及脊神經后支注射
7.關節腔:肩關節腔、膝關節腔、髖關節腔、踝關節腔等注射、骶髂關節腔
8.腰大肌間溝
9.硬膜外側間隙
10.骶管注射
11.腰椎術后疼痛(FBSS)
疼痛門診三氧的治療原理
提高局部氧的濃度,有助于促進損傷組織的恢復。
通過誘導抗氧化酶的過度表達中和反應性氧化產物而揮發抗炎作用。
鎮痛作用:直接作用于損傷局部的神經末梢,刺激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腦咖肽等物質從而達到鎮痛作用。氧自由基在外周和脊髓有致痛作用,三氧能夠通過清除自由基而發揮止痛作用。三氧能夠抑制炎癥過程中的致炎因子而發揮止痛作用。
臨床案例
(1)何慶等通過對8種常見運動系軟組織損傷性疼痛的臭氧局部浸潤治療觀察(臭氧濃度35-40mg/L,根據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浸潤注射治療),結果顯示:8種疾病平均隨訪2個月優良率達85%左右,6個月優良率70%左右。
(2)愈志堅等對28例梨狀肌綜合征患者28例進行痛點注射臭氧濃度為40ug/ml的臭氧10ml。結果顯示:21例患者術后癥狀和體征消失,4例患者僅有臀部輕度疼痛,不影響工作和生活,3例治療無效。總有效率為89.2%
(3)孫海濤等應用關節腔內臭氧浴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70例),并與玻璃酸鈉注射治療(110例)比較觀察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臭氧治療組優良率92.4%,優于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認為臭氧浴法的具有以下優點是:(1)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將臭氧逐漸注入到關節腔內,患者有了充足的適應時間、減輕了脹痛感,使關節內臭氧的注射量明顯增加;(2)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臭氧在關節腔內充分彌撒,充分與滑膜、軟骨接觸,能有效的發揮作用;(3)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使關節內產生正、負壓力的較大變化,對關節內的粘連能起到有效的松解作用,對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起到促進作用。關節腔內臭氧浴法在首次治療后就有明顯的的止痛效果,其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優于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組。若臭氧與關節腔內注射得寶松間隔應用對關節腔內積液者能夠快速緩解滑膜水腫和減少關節積液的形成;與玻璃酸鈉間隔應用能減少關節軟骨的破壞、減少滑膜滲出和組織間摩擦,有利于改善關節功能。
(4)袁繪等將7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分為肩關節腔臭氧注射配合推拿治療的治療組和單純推拿治療的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肩關節腔臭氧注射、手法治療及功能鍛煉;對照組,單純采用推拿治療及功能鍛煉。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4個療程后,總有效率分別為96%和80%,優于對照組。認為:應用臭氧注射再配合推拿治療,在醫用臭氧藥效的基礎上,起到緩解疼痛及松解粘連,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功能,從而達到肩周炎的治療目的。該方法對大多數肩關節周圍炎患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氧治療的作用機制
三氧灌注療法作用機制:其是利用三氧對關節腔內環境進行改變,對關節腔內進行特異性氧化,能夠抑制或滅活蛋白質水解酶、炎性細胞因子,改善關節腔內炎性癥狀,促進免疫因子釋放,抑制免疫性反應。
01
三氧關節腔注射治療參數
治療濃度:<30μg/ml;
治療頻率:1-2次/周,2-4周為一個療程;
治療劑量:大關節(膝、肩、髖)10-20ml;中關節(骶髂、踝)5-10ml;小關節(腕、肘)1-5ml;
Tips:必要情況下可以結合超聲或X線等影像學設備,保證穿刺準確;根據情況可聯合激素或玻璃酸鈉等藥物注射。
02
三氧治療骨性關節炎的優勢
1.細針穿刺注射三氧氣體,可以減少創面,微創介入手術時間短,患者痛苦小,手術費用低,術后康復快。
2.氣體在人體關節腔和組織之間所能到達的部位更加全面且深入,因此,三氧治療能夠更徹底的消除神經根的水腫、無菌炎癥。三氧氣體松解后不但不會造成切口,還能更徹底的消除組織粘連。
3.三氧氣體比較活躍,在體內短時間內就可以自動分解形成氧氣被人體利用,因此更加綠色、健康,副作用小。
專
用
耗
材
三氧大自血療法專用耗材
具有合法資質專用抗氧化耗材
德國專利技術授權生產
強力抗氧化處理
專利輸血器
抗氧化血袋
一次性配藥用注射器
一次性使用空氣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