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你怎么可以這樣就走了呢?!
跪在圣經前,我為他的靈魂急求,求主以神自己的名領導他走義路,讓他行過死神的幽谷也不怕遭害……我感謝主在他生命結束前,是與他的最愛在一起。我抬起不停涌上淚水的眼睛,堅定地告訴上帝:我可以站起來!
我深深地感謝上帝,讓我與他轟轟烈烈地愛過。
……
當楊德昌永遠地離開,所有人急著向蔡琴要一篇“前妻的反應”,于是,她寫了這樣一封公開信給大家——《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上述文字便是這封信中的一個片段。
我看著歸亞蕾輕輕地,緩緩地,沒有刻意渲染一份悲傷,也沒有過分夸大愛的濃烈,不動聲色將這一封信表述出來。
這樣一封信,沒有深刻經歷過感情的人無法解讀,沒有經歷過歲月淘洗的人也無法解讀,恰好,歸亞蕾都有,她更是蔡琴和楊德昌共同的好友,《見字如面》欄目組邀請她來讀,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祝愿一段感情最好的歸宿就是婚姻,而離婚則意味著一段感情的結束。
有的人似乎天生注定要和另一個人連接的,哪怕是關系終結了。就像黎明和舒淇,李敖和胡因夢,再如蔡琴和楊德昌。雖然,蔡琴和楊德昌已經離婚,但還是像有一根線將兩個人拴著一樣。當他們中的一個人出現時,我們會禁不住想到另一個人。要不然,在楊德昌離世之時,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急著向蔡琴要一篇“前妻的反應”了,哪怕兩人都已經離婚十幾年了。
在這樣的一段呈現里,那一段快要被遺忘的時光——蔡琴和楊德昌十年的感情,再一次被解讀。
1984年,蔡琴和楊德昌在拍電影《青梅竹馬》時墜入情網。
第二年他們步入了婚姻。楊德昌對蔡琴說:“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的雜質……”,由此,楊德昌和蔡琴開始了十年的無性婚姻。
在感情的世界里,每一個人都渴求美好,在相戀之初都有相攜到老的念想。
但事實是,感情的事,誰也無法保證一次就能永遠。畢竟,感情遠遠不是無私付出就能永恒這么簡單的事情。任其中哪一個人出現了意外,婚姻這座大廈就會在風雨中飄搖。
十年已過,楊德昌有一天告知蔡琴他有了其他的女人。這個其他的女人叫彭鎧立,應該便是蔡琴在信中提到的“最愛”吧。
來去不由人,感情的心境就如流水是一直向前的。 再怎么努力都無法使兩顆心再靠近了,放手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蔡琴果斷地選擇和楊德昌離婚,還他完整的生活。楊德昌于是和那個女人結婚,并且生了孩子。
后來,楊德昌辭世,蔡琴悲痛不已,她說“早知道他生命這么短暫,我愿意早點跟他離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
十年,對于一個人,說長不說,說短不說。
但無論如何,那一段時光都應該已經雕刻在了他們的生命里了。
雖然楊德昌說:十年婚姻,一片空白。
但蔡琴卻堅持: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所有人都不相信這是一片空白,細數楊德昌拍攝的八部電影,在他們生命交集的十年中,半數都有蔡琴的見證。
十年后,楊德昌依然保持著對電影的熱情,蔡琴的歌聲依然動聽。只是,從此后,楊德昌的身影不能出現在她的每一天里,只能出現在她的歌聲里。
在《讓他活在我的歌聲里》這封信里,蔡琴還寫道:
至于我們所有過往的點滴,我自己品嘗,就當作我活著時永遠的秘密,隨著他的逝去與世長辭。
……
在楊德昌和蔡琴的婚戀關系中,許多內情我們無法得知,只言片語無法去概括當事人當時的心境和十年的感情內容。但是,從蔡琴的發聲里,還是能感覺到對楊德昌的濃濃依戀和不舍。
這一封只有不到七百字的信中,沒有一個字訴說當年她和楊德昌的點滴過往,但從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里又似乎透出曾經的往事。信里每一個字從蔡琴心里抽離出來,組合在一起。十年后,由她的好友歸亞蕾讀出來。哪怕隔了那么遠的時光,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一個女人內心強烈的愛,還有那隱藏起來的我們沒有完全讀出的悲和痛。
就像蔡琴在《被遺忘的時光》里唱的: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
…
記憶中那歡樂的情景
慢慢地浮現在我的腦海
再次回望,必定會有疼和痛的。記起,黎明在被問想起過往的那一段情會不會心痛時,他這樣回答:不痛,就不會在一起了。
是的,感情的世界里永遠不會只有單一的顏色,有相互成全也會有傷害,有過深情才有無情,快樂和心痛相依。
多年后,有人再次采訪蔡琴對愛情的看法時,她說了這樣的話,“雖然當時有受傷的感覺,不能立即適應,但我愛過了,這便最重要。”而這一封信,是為懷念楊德昌,是為紀念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更是一個人曾經深愛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