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圍剿”,兩個德國軍事顧問的對壘!紅軍被迫長征
紅軍長征的原因,主要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為了生存,被迫實行戰略轉移。我們通常所說的長征,主要是指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退出江西蘇區,行程2萬5千里,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的遠征歷程。需要說明的是,紅二、四方面軍也經歷長征,其他紅軍部隊也有機動轉移。1933年,蔣介石計劃調集近100萬軍隊,對中央根據地實施第五次大“圍剿”。對于這次“圍剿”,蔣氏極為重視,在以下方面做足了準備:一是因為前四次“圍剿”都失敗了,蔣氏也吸取教訓,在策劃更大規模的“圍剿”時,向美、德等歐美國家大量借款,采購大批軍火,武裝或補充參加“圍剿”的部隊。二是聘請軍事顧問,如德國國防軍退役總司令賽克特等,不僅研究對付根據地和紅軍的戰爭方略和作戰計劃,還協助蔣氏實施作戰指揮。三是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專門對參戰軍官進行軍政訓練。四是制定并布置“圍剿”方略和行動計劃。1933年6月,在德國軍事顧問的策劃下,最終確定了“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以及“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堡壘戰術”等軍政方略。五是抓緊進行“圍剿”的軍事、政治以及物資后勤等準備工作。自從中原大戰搞定諸路軍閥后,蔣介石就陸續將軍隊南調。對中央蘇區第五次“圍剿”的軍事部署是:以50萬軍隊直接用于進攻,其中顧祝同指揮33個師又3個旅置于北線,陳濟棠指揮11個師又1個旅置于南線,何鍵部9個師又3個旅置于西線,蔡廷鍇指揮6個師又2個旅置于東線,從四個方向對中央蘇區形成合圍之勢。經過精心準備,1933年9月25日,北線蔣軍向黎川發動進攻,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正式開始。與前四次“圍剿”不同,蔣軍此次改變戰術,不再長驅直入,戰略上采用“堡壘主義、步步為營”,戰術上依靠兵力與火力優勢,筑壘、推進,再筑壘、再推進……蔣軍從蘇區邊緣開始,一步步向蘇區中心推進。各部隊每攻占一線,即停下來構筑碉堡封鎖線,鞏固后再向下一條預設封鎖線進攻。就這樣,從蘇區四周一步步向中心推進。蔣軍精心準備、調集重兵、改變戰術,準備畢其功于一役,想一舉消滅紅軍。當時在紅軍中,正是左傾教條占統治地位,毛主席被剝奪了指揮權。在錯誤路線的領導下,紅軍放棄了拿手的運動戰,排斥前四次反“圍剿”的正確方針和作戰原則,提出“御敵于國門之外”,采取陣地戰與正規戰,廣筑碉堡,與優勢敵軍打陣地防御戰。紅軍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及后勤保障,都明顯處于劣勢。這種拼消耗的打法,當時就被說成是“叫花子與龍王爺比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紅軍這種“堡壘對堡壘”戰術,也是一個德國軍事顧問、即莫斯科派到中國的軍事顧問李德提出的。第五次“圍剿”與反“圍剿”作戰,居然是兩個德國軍事顧問的戰術對壘。只是紅軍更進一步,李德是直接指揮紅軍作戰,而不是協助指揮。這種戰術的結果可想而知。在錯誤的戰略戰術下,紅軍雖然英勇奮戰,也打了一些勝仗,但始終無法改變被動局面。在第五次反“圍剿”的一年時間里,紅軍越打越少,根據地越打越小。到1934年下半年,中央蘇區范圍從30多個縣,逐漸被壓縮到僅剩瑞金、會昌、于都、興國等8個縣。在這個狹小區域內,紅軍已經完全失去機動性,人員及武器、糧食等物資補給基本枯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向蘇區以外的地方轉移,成了唯一的選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央率紅軍主力及直屬隊,包括紅1、3、5、紅8、9軍團,準備向外線戰略轉移。10月17日,紅軍前鋒紅1軍團2師4團跨過于都河,標志著偉大長征的開始。當時戰略轉移的目的地,是去湘西與紅2、6軍團會合,建立新的根據地。所以,紅軍在轉移初期就是“大搬家”,能夠帶的物資都帶上了,行軍速度十分緩慢。在突破蔣介石布設的第四道封鎖線,即湘江戰役中,敵軍前堵后截,紅軍遭受重創,從出發時的8萬6千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此時,蔣氏已經摸清了紅軍有北上會合紅2、6軍團的企圖,急調重兵在沿路設伏。若不改變計劃,紅軍有覆滅的危險。危急關頭,毛主席力主放棄原定計劃,改向貴州前進,以擺脫優勢敵軍,爭取戰略主動。12月18日,中央在黎平召開會議,接受毛主席的意見,決定西進貴州。這樣,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軌跡發生了重大改變。誰能想到,這一改變,就是2萬5千里,從江西、福建出發,走過廣東、湖南、貴州、廣西、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于1935年10月19日抵達陜北吳起鎮。沿途經過11個省,歷時367天。所幸的是,1935年1月15-17日,遵義會議召開,改組了領導指揮機構,毛主席重新回到紅軍指揮崗位。此后,紅軍沖破優勢敵軍的圍追堵截,翻越終年積雪的崇山峻嶺,通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最終勝利到達陜北。鮮為人知的是,最初并沒有“長征”一詞。中央當時對這次行動并沒有明確的提法,在文件中用的“西征”、“遠征”或“轉移”等詞。最早使用“長征”一詞的,是朱德總司令在1935年5月的一次講話及發布的布告中。1935年8月5日,中央在毛兒蓋會議決議中,首次以“長征”來命名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遠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全部結束長征,在甘肅會寧靜寧地區勝利會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