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姚安安
出品:
從統一和康師傅發布的2021年業績報告來看,雖然業績實現了增長,但是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而且方便面業務表現也并不是很好。原材料成本上漲可能是影響方便面利潤的一大因素,去年開始原材料漲價問題就已經較為普遍。
另外方便面本身存在的健康爭議、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其他速食食品的擠壓,也都對方便面的銷量產生了一定影響,從而影響了整體業績。方便面銷量下滑問題早已出現,高端化產生了一些積極影響,但是長此以往可能效果不佳,未來還需要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01
方便面業務表現不佳
近日,統一和康師傅相繼發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根據業績報告來看,這兩家方便面頭部企業的營業收入表現較為“亮眼”,但是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而且方便面業務表現不佳。
統一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52.31億元、同比上升10.8%,實現凈利潤15.01億元、同比下降7.7%。包括方便面在內的食品業務收益為95.25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方便面業務收益為90.07億元、占集團總營收的37.8%。
康師傅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40.82億元、同比增長9.56%,實現凈利潤38.02億元、同比下滑6.39%。其中方便面業務收入為284.48億元、同比下降3.60%、占集團總收益的38.40%。
可以看到,統一和康師傅都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統一方便面在內的食品業務2021年只實現了收入微增,而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卻出現了收入下滑。從數據上來看,這兩家企業的方便面業務在去年的發展狀況可能并不是很好,也不難理解市場上會出現“方便面賣不動”的聲音。
02
成本帶來較大壓力
康師傅的業績報告中提到了成本問題,在報告期內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組合變化,使方便面毛利率同比下降4.94%至24.36%。由于收益同比衰退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使方便面事業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6.67%至20.04億元。
從上述說明來看,原材料成本上漲可能是導致企業業績低迷的一個原因。確實從去年開始,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就比較普遍,無論是糧食、包裝還是物流、能源等,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至于對方便面行業影響較大的,可能是在小麥、棕櫚油、包裝等方面。
有調查顯示,2021年小麥行情總體表現呈前低后高的運行態勢,年初小麥價格在2550元/噸,年末中等標準品質的小麥主流收購價格已經穩定在了2830-2880元/噸區間。至于棕櫚油,國泰君安(國際)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2月14日,棕櫚油價格累計同比增長44.6%。
在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的狀態下,企業面臨的壓力可見一斑,由此也傳出了方便面要漲價的消息,不過漲價也有優有劣,在緩解壓力時可能也會對銷量產生一定影響。
03
食品安全隱憂仍在
除了成本方面的壓力之外,方便面本身依舊存在著健康、安全方面的困擾,而在今年315晚會之后,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會給銷售帶來一定的影響。
在多年以前,方便面作為方便、快捷食品的代表,還是頗受消費者喜愛的。然而發展到現在,方便面的“垃圾食品”印象卻越來越深刻。主要是在當下的市場中,消費者并不是單純追求方便、快捷,而是把健康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一直以來,有關方便面健康與否的爭論就有不少,不排除有些消費者認為方便面不健康而減少了購買。還有就是方便面曾經暴露出的產品問題如異物、粉包結塊等,今年315晚會所曝光的“土坑酸菜”,無疑又為其蒙上了一層陰影。
值得一提的是,土坑酸菜問題有可能會產生更深的影響,即便品牌方已經對此進行澄清和善后,但是相關產品仍然面臨滯銷風險,而且消費者可能會擔心其他方便面品類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04
其他速食產品帶來分流
實際上,市場上出現的新速食產品如螺螄粉、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米粉等,可能是影響方便面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越來越多的速食產品出現之后,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方便面也就不再是最優的了。
有統計顯示,2013年-2020年,方便面產量從1030.76萬噸降至556.80萬噸,銷量從462.2億包降至385.2億包,年銷售額從571.8億元降至551.1億元。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方便面整體銷量同比誰衰退4.0%,銷額同比衰退2.7%。
方便面產銷下滑說明品牌的日子并不好過,而反觀其他的速食食品以及外賣,情況明顯要好于方便面。就拿自熱食品來說,不僅產品銷量不斷上漲,而且市場規模也在逐漸壯大。2021年3月,京東發布的復工消費數據顯示,自熱火鍋、自熱盒飯成交額環比增長77%。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自熱食品2016-2020年期間年均增速達15%。
很明顯,這些網紅速食產品的崛起,不斷擠壓了方便面的市場,也對方便面的銷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05
方便面走向何方?
近些年為了改變方便面銷量下滑的情況,品牌將目光放在了高端化上,一方面緩解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提升增長空間。不過在這種方式下,是否真的為品牌帶來了轉機?
近些年來,高端方便面逐漸進入了消費視野,像康師傅Express速達湯館、統一滿漢大餐等,價格普遍在10-20元左右,相比普通方便面來說價格翻了幾番,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方便面低端的形象,同時為企業帶來了業績增長。
然而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心甘情愿地為高端方便面買單,一方面同樣的價格也能點外賣或者去線下吃面,而且自己動手煮的話方便度并沒有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即便跳出了普通方便面的競爭,但是在高端市場可能還要面臨其他新品類的挑戰。
現在的方便面產品都在努力打破不健康印象、進行口味創新,高端化也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方式,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銷量下滑問題,可能還需要企業找到更好的方式。
認知&淺評:從兩大方便面巨頭的業績情況來看,他們的方便面業務表現并不是很好,統一微增、康師傅下滑。方便面利潤下滑可能與成本上漲存在一定關系,從去年開始原材料漲價問題就已經非常普遍。再加上依舊圍繞在方便面身上的健康、安全問題,以及其他速食食品所帶來的沖擊等,可能都導致了方便面銷量不佳。在未來挽救銷量的路上,高端化不可或缺,但也需要找到其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