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集齊“太空漫游”四部曲,費勁周折的從各個小圖書商人手里高價購得,起碼是定價的3倍價格,為了情懷。
本書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部,看完之后,總覺得有點奇怪,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第一部是宏大的開篇,交代了高等智慧對地球生命的影響及啟智,講述了人類前往木星,人工智能HAL與船員爭奪飛船控制權,最后宇航員鮑曼駕駛小飛船進行第三類接觸最后消失了。
第二部是HAL之父以及木星探測計劃的科學家等人乘坐蘇聯的飛船趕往木星,試圖找出事故原因,HAL被再次喚醒但是失蹤的鮑曼忽然現身給船員一個警告,讓他們趕緊撤離。為了及時返回地球,HAL控制失事的飛船給蘇聯航空器提供加速動力,動力脫離后掉落木星軌道。回程中,全體船員目睹了木星的崩塌爆炸,成為了一顆恒星,Lucifer。
第三部,多年以后大部分船員已經去世,只有在月球養病的弗洛伊德還活著,興致勃勃的參與了哈雷彗星的登陸之旅,然而在木星軌道的觀測飛船銀河號被劫持降落了被警告不能進入的木衛八(歐羅巴),登陸了哈雷彗星的宇宙號被派往歐羅巴執行救援任務。銀河號落入歐羅巴的海洋,經過努力擱淺到一個小島上,用僅存的一個飛行器,去瞻仰了在第二部書中失事的中國飛船錢學森號的遺骸,發現了木星爆炸前的地核碎片,山一樣大的鉆石,然后還發現了很多之前第三類接觸的高等智慧生命。越到后面,細節越少,克拉克沒有陷入到細節中,而且回到了他的哲學思維里去,HAL沒消失,成了智慧生命的一員和鮑曼一起,迎來了弗洛伊德,成為了三位一體的架構,詮釋了他們目睹的木星爆炸的全過程:
高等的智慧生命一直在觀測其他生命,原本木星有生命,但是放到估價的天平去發現怎么進化都難以萌生智慧,被歐羅巴的生命組成比下去了,于是木星爆炸,并加速了歐羅巴生命的進化過程。
很快,對地球進行觀測和評價的時間快要到了,距離觀測周期400萬年還有1000年的時間。他們三位成為了地球的守護者,并引出了最后一部書《3001太空漫游》。
三位一體是基督教的概念,英文為Trinitas,意為“圣父”、“圣子”和“圣靈”。很難理解,我也只能意會,或許對于鮑曼、弗洛伊德、HAL以及高等智慧生命一起組成的三位一體架構吧。
多少也有一點圣經提到的審判日的感覺,觀測周期就要到了,看看地球是否要被毀滅?畢竟,宏大的體系與概念,已經在《2001太空漫游》中體現出來,在地球遠離太陽那一面捕抓到的第一絲太陽光的畫面并配以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音樂,成為了大部分的科幻作品、人文作品的致敬元素。人類與造物者,人類與機器生命,人類與宇宙的關系,莫非就是三位一體的關系?
“太空漫游”總會引發我對造物者的思考,對上帝存在與否的思考?不過,這個問題我很喜歡愛因斯坦的回答:
我是有神論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