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念柳暗,一念花明》——當佛學遇見文學(下)


(接上篇)

猶如一粒古老的種子遇到肥沃的土壤溫暖的陽光充足的水分,歷史的長河悠悠喲,總算是“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唯有經歷過長久的等待和錯過,才有相逢那一刻的深深歡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想把這個過程記下來,記錄那些漫長的“錯過”和“等待”,紀錄片盛不下的東西,就讓文學來拾遺撿漏吧,一如當佛教發展遇到阻礙時,馬鳴技經肯綮用文學打通了它。

馬鳴是中印度舍衛國人,出身婆羅門家族,博學又善辯。曾與印度長老脅尊者對論,深受折服,于是皈投尊者座下,為其弟子。出家后的馬鳴,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處弘法化眾,極受國王器重。

即便有國王的支持,但在推崇佛法的具體過程中,馬鳴還面臨著諸多難題。在以繁瑣論辯為勝的部派佛教時代,佛法很不容易深入廣大群眾。由于地域廣袤,今天,印度南部北部語言和文字還存在著很多差異,彼此溝通有一定障礙,信息時代尚且如此,兩千年前的古印度,分裂割據,佛教徒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他們又憑借什么來完成相互的交流,讀懂浩繁深奧的佛經呢?

馬鳴一路弘法從中印度走到北印度,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民間現狀,富有文學才華和哲學思辨的他,別開生面地用通俗優美的文學詩歌和音樂戲劇形式,來化解深奧的佛經,受到庶民的歡迎。他將佛陀的一生用梵語寫成敘事詩《佛所行贊》,在這本書中,他以優美的詩歌語言完整描述和連綴了佛陀從出生到得道,從傳法到涅槃的全過程,他筆下的佛陀,曾有著與常人相似的家庭和天倫,可親可信,一個人格化的神的形象逐漸明朗。

那么,馬鳴給大家講的都是什么樣的故事呢?什么樣的故事能讓馬在旁邊聽著都落淚呢?

《佛所行贊》為馬鳴的代表作,以五言偈頌來贊述佛陀由誕生到八分舍利的一生事跡。我下載了長詩全文,試讀之后,深為馬鳴的才華和情理吸引,比如描寫釋迦太子出城巡游,見到生老病死人生四苦之際的悲懼:

太子心驚怛,身垂車軾前,息殆絕而嘆,世人一何誤?

公見身磨滅,猶尚放逸生。心非枯木石,曾不慮無常?

即敕回車還,非復游戲時,命絕死無期,如何縱心游?

——文風及感悟,與陶潛《歸園田居》何其相似爾!

比如描寫得知釋迦王子逾城出家之前,其父凈飯王苦苦挽留的場景:

往詣父王所,稽首問和安,并啟生死畏,哀請求出家。

一切諸世間,合會要別離。是故愿出家,欲求真解脫。

父王聞出家,心即大戰懼,猶如大狂象,動搖小樹枝。

前執太子手,流淚而告言……

父王知子心,決定不可轉,但當盡力留,何須復多言。

更增諸婇女,上妙五欲樂,晝夜苦防衛,要不令出家。

太子見父王,悲感泣流淚……

——父愛深沉,父子難舍,離別之痛,人間溫情,躍然紙上。五言寫別離,不由人不聯想杜甫膾炙人口的“三別”詩。

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這部詩歌體的典籍當時度流傳頗廣,影響極大。7世紀時,巡游印度的中國高僧義凈說此經“五天南海,無不諷誦”,意即全印度與東南亞沿海及島嶼皆甚流行。

當佛學遇上文學,猶如脅下生出了雙翼。它的影響甚至超越了宗教范疇,現代詩人泰戈爾的詩集也深受《佛所行贊》的影響,對心靈的描寫豐饒博大。三百年后,佛教文學史上又出奇才,西域龜茲高僧鳩摩羅什的《心經》譯本,成為無可超越流傳至廣的經典之作。其高度凝練富有美感哲思的語言華彩,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用文學講述佛陀生平并借此傳播佛教,馬鳴并非首開先河者,在馬鳴之前,描述釋迦牟尼形象的書,還有《大事》《神通游戲》這些,最古老的部分成形于公元前2世紀,比馬鳴《佛所行贊》早了四個世紀。但論及文辭和技巧,在梵文文學史上,無出馬鳴其右者。

可是,既然有那么多人不識字讀不懂佛經,自然也讀不懂書本上的文學。馬鳴的獨到之處,除了文學,還有戲曲,這是普羅大眾最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他有三部佛教戲劇流傳后世,其中以從中亞發現片斷的《舍利弗故事》,為古典梵語戲劇之最重要者,也是現存梵文文學中最古老的戲劇作品。能讓馬聽了都垂淚的,一定不是百度文庫或道客巴巴上的專題學術論文。

而音樂,作為戲曲的必要元素,竟也是馬鳴所擅長。據佛教典籍《付法藏因緣傳》卷五記載,馬鳴制作的音樂“其音清雅哀婉調暢,宣說苦空無我之法”,演奏者若遇樂器或演奏障礙,馬鳴就親自參與演奏,自擊鐘鼓,調和琴瑟。據說在華氏城演奏音樂教化眾生時,城中五百個王子同時開悟,厭惡五欲出家為道——真不知他們的父王是憂是喜。據說此事引起整個中印度王宮大臣的恐慌。

馬鳴所處的中印度,佛法相比西北印度,式微許多。此時,佛陀涅槃后的初期五百年的正法時代已經過去,馬鳴生于第六百年,他開啟了大乘佛教的中興時代,成為大乘佛教的第十二祖,也成為后世公認的偉大詩人。

當迦膩色伽大塔建造之際,馬鳴所深情描寫、精煉總結的佛傳故事就被工匠們雕刻出來,形成相對固定的構圖范式,成為王之雀離的重要元素,并最終成為犍陀羅藝術的經典內容。馬鳴的厲害之處在于,他用升座說法征服了廟堂之高,用詩歌戲曲囊括了江湖之遠,用美術雕刻鑄就了信仰之深。

故事浮雕多達一百多個場面,從前世佛本生故事、釋迦牟尼的誕生、上學、宮廷生活、出城見歷生老病死、樹下觀耕思惟、決意出家,到出家后的苦修、成道、說法、神變、涅槃、荼毗、分發舍利和建塔,幾乎表現了馬鳴的長詩《佛所行贊》中的全部情節。在學習和辨識佛傳故事浮雕板的過程中,我是鬧了不少笑話的。

比如印度國博有一幅雕塑,大概是描述宮廷貴婦在飲酒享樂之后由兩個宮女扶著走在樹下,因為右邊宮女雕刻性別特征不明顯,我誤以為是摩耶夫人從右脅誕下佛陀的那則佛傳故事,但又覺得納悶: 好大一個Baby呀!佛陀剛降生就那么大個兒嗎?問業內人士,笑岔了氣……權當作釋壓解悶兒的小插曲吧,我并不以為恥,不懂就問唄,上下求索唄。做過多年記者的人,都被打造得不同程度地沒皮沒臉了——我感恩這個職業,如果不是它的逼迫,我依然是那個一說話就臉紅的女子,會被自己的無知羞愧致死,心理素質得不到提升,抵達不了“無知者無畏”的境界。

自佛傳故事始,我的另類觀察視角也有了新的拓展,“從機場看時裝,從五金店看歷史”之外,還可以“從佛教看文學”。


  撰稿  |    

  撰稿  |    作者簡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文學家馬鳴菩薩
為少林寺正名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哪個境界高?
轉自壺公評論圈子:為少林寺正名。[儒學聯合論壇]
佛學和心靈雞湯有什么區別?
印度佛教-笈多王朝佛造像藝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白银市| 德保县| 宜阳县| 右玉县| 阆中市| 和顺县| 双鸭山市| 科技| 西昌市| 友谊县| 浮梁县| 柳江县| 民乐县| 丰宁| 嘉定区| 永城市| 志丹县| 宣化县| 于都县| 民权县| 陆丰市| 三原县| 娄烦县| 阿巴嘎旗| 龙口市| 英山县| 韶关市| 蕲春县| 定南县| 长岛县| 伊宁县| 阿拉尔市| 玉屏| 密云县| 大埔区| 青铜峡市| 德钦县| 五指山市| 南丹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