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說,A股只是圈錢游戲,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從股市源源不斷的融資,但是無法產生利潤,也無法給投資者分紅。那么A股到底有沒有利潤大于融資的,有沒有分紅大于融資的公司呢?
當然是有的,很多不缺錢行業龍頭公司,利潤都是高于融資額的,甚至分紅都是高于融資額的,咱們用數據說話,我找出幾家公司給大家看看:
1.格力電器
格力電器上市以來累計分紅24次,累計分紅金額614.44億元。
格力電器上市以來累計增發 5 次,其中成功 2 次,失敗 2 次,進行中 1 次,累計實際募資凈額為 43.31億 元。該股自上市以來累計配股 2 次,其中成功 2 次,失敗 0 次,進行中 0 次,累計實際募資凈額為 7.20 億元。
公司在1996年IPO上市,首次募資1.18億元,首次及增發、配股全部加在一起融資51.69億元,公司的分紅額是融資額的11.89倍。分紅都比融資多了,就不用說利潤了吧?
2.海天味業
海天味業上市以來累計分紅7次,累計分紅金額為129.74億元。
海天味業上市后沒有進行過一次增發,沒有進行過一次配股,公司2014年IPO上市,首次募集資金19.22億元,公司累計分紅額是累計融資額的6.75倍。
3.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上市以來累計分紅2次,累計分紅金額為254.57億元。
伊利股份該股自上市以來累計增發 3 次,其中成功 2 次,失敗 1 次,進行中 0 次,累計實際募資凈額為 58.00億 元。該股自上市以來累計配股 2 次,其中成功 2 次,失敗 0 次,進行中 0 次,累計實際募資凈額為 4.35 億元。
伊利股份1996年IPO上市,首次募資1.02億元,伊利股份上市以來累計融資63.37億,累計分紅是累計融資額的4.02倍。
4.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自上市以來累計分紅 11 次,累計分紅金額為 274.88 億元。
海康威視自上市以來沒有進行過一次增發,沒有進行過一次配股,該股2010年IPO上市,首次募資34億元,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額是累計融資額的8.05倍。
5.貴州茅臺
貴州茅臺上市以來累計分紅19次,累計分紅金額為757.3億元。
貴州茅臺上市以來,沒有進行過增發,也沒有進行過配股。公司在2001年IPO上市,首次募資22.44億元。貴州茅臺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額是累計融資額的33.74倍。
以上就是找出的五個案例,這些公司的累計分紅額遠高于累計融資額,那么公司累計實現的利潤也是遠高于累計融資額的。不過整體來看,A股確實存在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的情況,這主要集中在一些科技類新興產業以及中小盤的公司,因為需要不斷的投資擴張。
對于成熟性行業的龍頭公司,很多現金流都是很充足的,并不需要持續融資,而從實際情況看,那些分紅融持續大于融資額的公司,長期在二級市場中也有較好的表現。而很多一直在持續融資,但利潤一直沒有明顯增長的公司,有一部分在擴張后提高盈利能力后成為了行業龍頭,而有一部分則只是不斷融資圈錢,最后公司也只是在虧損邊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