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的黃金年代基本是這樣產生和落幕的:
① 上世紀80年代,最熱門的專業是中文系(錄取分數也最高)。當時大部分考生都有一個北大中文系的夢想。
這種選擇對應的時代背景是,隨著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整個社會壓抑多年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出現了詩歌熱和文學熱,寫詩是最酷的,人人都有一個文學夢和創作夢。
這些玩詩歌文學的人,很多下了海。從事比如出版(當年攢書搞出版是相當賺錢的),廣告(比如江南春),房地產(比如黃怒波等)行業,不少賺了大錢。
但是,現在出版、廣告、房地產行業,都已經進入黑鐵時代。
②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文科熱門專業從文史哲這種純文科類,逐漸向新聞、廣告、法律等實用文科類轉向。
這種轉向對應的時代背景是,92南巡讓“賺錢&經濟建設”逐漸取代80年代的理想主義,成為社會主要思潮。很多體制內精英都選擇“下?!?,鄉鎮企業也在各地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新聞專業畢業后對口紙媒,之所以成為熱門專業源于那個時代信息匱乏、大家渴求閱讀;另一方面,當年報紙就那么幾張(壟斷),所以記者在大報上寫一篇重磅文章,會在全國都產生極大影響力。
隨著企業的發展,產品怎么銷售就成了問題,這個時候能幫助企業解決銷售問題的廣告人就大放異彩了。當年最頂尖的廣告人是可以迎娶一線女明星的,比如朱家鼎娶了鐘楚紅?,F在哪個女明星會嫁給做廣告的呢?廣告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
法律也差不多,隨著企業的發展,當他們最開始需要法律服務的時候,法律系畢業生正當其時。當年是法律服務需求多,但畢業生少,所以法律系畢業的就會很值錢。現在市場基本飽和,畢業生卻多如牛毛,自然不值錢。
③ 21世紀初,隨著中國加入WTO,外語系就成了熱門,因為需要海外市場、需要跟外國人交流、需要翻譯……所以那幾年英文系錄取分數線就非常高,外語人才都被高薪搶著要。
同時,隨著中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管理開始成為公司發展瓶頸。領風氣之先的華為,就是在2000年左右,花重金引入IBM管理體系。對應的,工商管理開始成為熱門專業。
……
文科的黃金年代,基本是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應運而生的。
文化產品稀缺,社會渴求閱讀,中文(出版)新聞(紙媒)就會成為熱門專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成為當時發展的瓶頸了,廣告(4A公司)就會成為熱門專業;企業需要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了,外語就會成為熱門專業;企業法律和管理出現瓶頸了,法律和工商管理就會成為熱門專業……這是當年文科黃金年代的產生。
同樣,自媒體、短視頻等讓資訊泛濫甚至過剩,那么中文新聞就會成為冷門專業;廣告營銷依賴互聯網線上,廣告就會成為冷門專業;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英文已經普及且有各種及時翻譯產品,外語就會成為冷門專業;企業法律和管理瓶頸已經獲得解決,相關領域邊際需求縮減、畢業生卻依然源源不斷,法律和工商管理就會成為冷門專業……這就是文科黃金年代落幕的原因。
你去看發達國家,學文史哲和藝術的,哪個不是家里有錢的?家境一般的,基本都去學stem專業。
綜上,專業好不好是要看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的,中國當下和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的重點是產業攀爬和科技研發,所以stem專業是好專業。
你在選這個專業的時候,除了興趣之外,要想清楚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