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我們上海的新辦公室做了一場線下粉絲見面會。
看到了S家族的小伙伴們,真的很開心啊。
本來說分享半小時,結果我一不小心就聊到了晚上。
其中就有一位我們的百萬以上俱樂部會員,丹丹。
96年的小姑娘,去年跟著我們團隊,實現了月入10萬。
昨天她就提到了,這一年火箭式的成長離不開高人指點,自己的不斷迭代,以及進入了更高的圈層。
而這三點的共通點,其實就是我今天想和你們分享的這個詞:
杠桿。
1
杠桿,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一聽到杠桿,就是“啊,不行,加杠桿就是賭博呀。”
其實,杠桿的本質,就是提高了人生效率,把未來的能量挪到現在來用。
加上3倍5倍的杠桿,暴富也加快了,爆倉也加速了。
不過,我今天要說的不是冒險,是杠桿思維。
你不用杠桿,基本上很難真正富起來。
賺錢要看選籌,財富要靠杠桿。
我經常說啊,一生富一次就夠了。
那么,富哪一次就夠了呢?
就是用足杠桿的那一次。
為什么這么說?
杠桿思維,不是讓你隨便買買買,而是用來放大你的能力。
一旦大機會來臨,用足杠桿,只要一次,就可能讓你咸魚翻身。
杠桿思維,并不是僅僅局限在金融市場,創業、職場和投資,都需要這種思維。
商業的杠桿,也可以說是平臺的杠桿,通過大平臺放大收益。
普通職場人和創業者們,也需要互相杠桿。
比如我自己做公司,如果每個項目都由我親自負責,那本質上就和打工者沒什么區別,消耗的全是我的精力。
我要做的,是找到能做項目的人,利用他的能力杠桿來撬動項目,用薪水或者項目分紅來撬動這個人的時間、能力和資源。
所以對于創業者來說,人才是最大的杠桿。
善用杠桿的人,就能提前使用未來的可能性,給現在的人生和資金加碼,積累幾倍的能量,加快積累財富的速度。
2
當然了,很多人會擔心,做杠桿運氣好的話,收益是能翻倍啊,但風險也是翻倍的呀,萬一爆倉了怎么辦呢?
這里,我要說個可能會比較扎心的觀點。
不是杠桿不好,而是你用不好杠桿。
人生處處有杠桿,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有高風險。
甚至說很多杠桿,都有很明確的高收益確定性。
比如傳統行業,撬上互聯網風口的杠桿,只要不要差得過分,基本上都能飛得更高。
這就是平臺與科技的杠桿。
再比如說,我之前一個員工,學歷不怎么樣,但是呢在知名大企業全線負責過項目,做過管理層。
我們HR就覺得很OK啊,就招了。
這就是品牌的杠桿。
人與人之間,也有杠桿。
我這幾天常跟我的員工們說,“讓我成為你們的杠桿”。
什么意思?
就是讓員工們,把我當做一個支點,去撬動更多資源,為自己創造更大的財富。
同樣地,我為他們的才華投資,也是一種杠桿。
說白了,他們有能力,我有資源,這其實就是互相杠桿。
婚姻,其實也是一種互相杠桿。
像是什么“男才女貌”啊,其實古人的智慧,早就洞察了一切。
撬動杠桿的本質,其實就是用別人的力量,來做自己的目標。
3
最后我想說,杠桿最核心的,還不是如何杠桿。
而是,你如何說服別人來成為你的杠桿。
說句難聽的,就是如何利用別人,與被別人利用。
很多人很討厭被人利用的說法,感覺傷害性很強,侮辱性也很強。
首先,別人憑什么要成為你的杠桿?
你的身上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吸引點?
要么有能力、洞見,要么有認知、才華。
這些不可替代性的點,就是你的支點。
沒有支點,就沒有杠桿。
從努力被利用,到利用別人,不過就是支點兩邊的權衡。
你具備了強悍的支點,就能撬動更重量級的杠桿。
暴富需要杠桿,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你的支點。
不要害怕讓別人成為你的杠桿,也不要顧慮成為別人的杠桿。
畢竟,君子善假于物,借于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