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VIP群里跟大家談論“如何獨立思考”的話題時,提到了一點,中G至少有3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商很高,什么哲理和思維也都懂,但就是賺不到錢。在中G擁有天才智商的人數,比美G的總人口還要多。這是電影《社交網絡》的開篇第一句話。我覺得,是因為大部分人思維太過局限,他們的人生只懂得線性思考。(還有一個更深層的,這里就不提了)比如,有太多人對自己的規劃都擁擠在【努力學習——更高的學歷(研究生)——更好的工作——更多錢——更幸福的生活】這條單一的路上了。他們基本上想不到什么其它的發展路徑。他們的規劃都是高度類似的。而現實生活中,聰明人又太過巨多,資源又極其有限,所以普通人為了不被落于人后,只能被迫競爭,不斷投入更多去彌補縮小差距。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你把某個專業、某個技能學到了80分,這時候你的同齡人、同事也差不多到了這個水平。想要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你們就要拼盡全力,把自己的水平提升到85分、90分,但是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是極難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等你到了90分的那個階段,你會發現競爭者還是烏央烏央的。社會上的公司,老板們都是很現實的,同樣的錢,如果能選第一名,他們絕對不會要第二名。(除非你爸是公司董事長)當本科生遍地都是的時候,想要讓自己更加值錢、更加有競爭力,那就要考研。職場也是如此,你敢每天加班一小時,人家就敢每天加班兩小時。所以我一直說,競爭,是失敗者的游戲。只有窮人,才喜歡聊競爭力。那么說回來,普通人有沒有什么辦法跳出這個“底層的競爭怪圈”呢?你去調查一下,那些年收入在100萬以上、不到30歲的年輕人,都不是正常的上班族。他們在很早的年紀就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賺到了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有些人就疑惑了,這些人腦子怎么這么精啊?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在大學里都沒人教啊,他們是怎么學會的?其實,這些人在很早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靠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那點知識和技能,靠死工資賺錢買車買房,簡直是癡人說夢。于是,他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著一個“不老實”的心。在普通打工者白天上班摸魚,下班吃喝玩樂時,他們在積極嘗試,努力接觸新事物、不斷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在公司前輩告誡小伙子要好好干,踏踏實實,未來前景一片向好的時候,他們在時刻關注行業最新動態和敵對公司,抓住時機就趕快跳槽。在大部分普通人日復一日重復無聊的工作生活時,他們能居安思危,在業余時間開創自己的副業,不斷擴充自己的收入渠道來源。他們有一種張力,一種生命的活力,一種飽滿的、積極的、有沖勁的生命狀態。他們不會因為各種外界所劃分的標簽,就直接固定了自己的一生。他們的思維從來都是多維化的,不會局限在某一個方面。而這也是我想跟大家說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無限可能的,而且要尊重這一事實,不能只會線性思考。其實很多時候,你身上所具有的能力和優點,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多、更強,你所具有的能力上的潛力也比你想象的要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