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初七,大家都開始上班了吧?
又到了該收下心的時間了,畢竟都是打工干飯人,還是得好好搬磚才能給家人們創造好的生活。
嘿嘿,之所以要這么說,因為我還不想干活,還想睡到自然醒,還想天天放空腦子,這算給自己打個氣吧。
嗯,回歸正軌,那科普也得寫/看起來了,年后第一篇,寫寫有娃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吧。
啥最重要?這么多年從事兒科以及兒保工作后,越來越感覺媽媽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當然有時還會帶上爸爸。哈哈,這個和之前說的媽媽高興就好差不多。
為啥這么說?
因為孩子們,絕絕絕大部分都是健康的,基礎很好;家長們即使不看科普,就按照自己經驗養(只要別做些反人類的治療),也大部分能健康成長,當然看科普的家長,孩子們更健康,發展的也會更好(基于這些家長更關注孩子,以及家長條件相對高)。
而如果媽媽心理有問題,比如有娃后抑郁(產后抑郁)等問題,那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哺乳、嬰兒和兒童發育、夫妻關系、自身健康都有影響,最嚴重的,會直接傷害自己和孩子。
另外在孩子的培養上,基本也都是媽媽們是主力,目前我接觸到的朋友們中,基本還是爸爸負責賺錢,媽媽既負責賺錢,也負責培養娃。
不是爸爸們不愛孩子,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男人到死是少年。少年就意味著不成熟,責任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他們可以和孩子玩,但也就玩一會就想干自己的事情去了;并且玩可以玩,對孩子們的遠期規劃不多,都是媽媽們操心,爸爸負責說好,就這么辦。
哈哈,不是所有爸爸都這樣啊,能培養娃的爸爸,雖說這是爸爸們應該干的,屬于基操,但媽媽一定要格外珍惜。
而媽媽們,基于百萬年來形成的母性,對自己的孩子天然就擔負起照顧的責任,有孩子后,天性和激素的影響,就會讓媽媽們投入照顧幼崽的各項事務中,小時候保證孩子安全和吃喝拉撒,長大后還想讓孩子優秀,過上好的生活。
所以,媽媽們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除了上面產后要心理健康外,媽媽作為主要的孩子看養人,時刻影響著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三觀的形成。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媽媽心理強大健康的家庭,孩子總不會差,而如果媽媽心理不健康,毀掉一個孩子太容易了。
另外,除了管孩子,媽媽還要照顧老人,還要培養丈夫(哈哈,成功的男人都是愛人培養出來的),其重要性不要說了吧?媽媽好,全家三代都幸福,反之亦然。
操心越多,責任感越強,啥都往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越容易抑郁(我自己的說法,沒經過驗證),所以,媽媽們產后抑郁的多(這個和遺傳因素以及激素水平等有關),而爸爸們極少。
通過評估兒保媽媽們(來卓正看兒保的,家庭條件基本都是不錯的)的愛丁堡評分(抑郁篩查量表),個人感覺在孩子 1-3 月齡時,有接近 20% 會有產后重性抑郁問題,還有少部分是重度的產后重性抑郁問題(有自殺傾向)。
這個數據和研究中的數據差不多,研究發現是 10-16% 的媽媽有產后抑郁的問題[1]。而對于孩子爸爸,我這兩年開始關注產后抑郁問題后,一共發現了 3 個,其中一個還是填表時,填的是孩子媽媽的情況,也就是只有 2 個,遠遠達不到研究數據中的 3-5% 的比例[2]。
大部分抑郁的媽媽們一來就能看出來,表現不想說話,特別疲乏,基本沒啥笑容,一談孩子就哭,說自己無力照顧孩子,照顧的不好,還有說想過抱著孩子一起跳下去不活的媽媽。
這些媽媽急需支持,雖然我們說大部分能自己挺過來,但是這個過程太痛苦了,然后也不能保證都能挺過來,很多變成慢性的抑郁癥,并且按照英美的數據,有 10 萬分之一的自殺,有 10 萬分之 2-7 的會殺死孩子。
大家看到這里,也別往自己身上一套就說自己也是抑郁癥啊,因為產后的哺乳、照顧孩子等問題,會導致媽媽們疲勞,睡眠不足,失眠,對養育孩子的信心不足等會有憂慮等問題,這個屬于產后的正常表現。
也有些媽媽會有明顯的產后憂慮,注意這個是憂慮而不是抑郁。
對于產后憂郁,其和產后抑郁很多癥狀表現是一樣的,但是癥狀輕微且為自限性;在分娩后 2-3 日內出現,幾天內達到峰值,然后在起病后 2 周內緩解,而抑郁的診斷則要求至少存在 2 周,并且有診斷標準。
哪些媽媽們或者爸爸們需要篩查下是否有產后抑郁呢?建議對所有的產后媽媽們至少進行一次產后抑郁的篩查,當能準確的篩查,診斷,給與及時正確的后續處理時,篩查是有益的。
個人認為,只要進行篩查,讓家庭注意到媽媽的心理需要保護,能幫著媽媽分擔照顧孩子的工作,讓爸爸知道在哪些方面對媽媽進行關心,這就是有益的。
這里確實得說下,爸爸們大部分都是好的,都是普通人,沒這么多壞蛋,對自己的愛人和娃都是愛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辦,而你對他們說了怎么做,讓他們認識到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后,爸爸們做的都不差。
另外,寶媽或者寶爸們,只要自己經常覺得照顧不好孩子,總是擔心孩子的健康,對孩子沒啥興趣,對孩子的態度比較消極,經常沮喪,就建議做個篩查。
可以使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進行產后抑郁的篩查,但是該表不能用來診斷(有相關性,后面會講)。
該表一共有 10 道題,每題分值為 0、1、2、3 分,總分最高為 30 分。大于等于 11 分時[敏感性(0.81)和特異性(0.88),陽性預測值超過 60%,考慮重性抑郁。
上面的二維碼是卓正做的愛丁堡評分的表格,大家可以去填寫下,看看自己的評分是多少。
愛丁堡評分和重性抑郁是相關的,重性抑郁分為輕、中、重三度,如果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得分為 11 分考慮和輕度重性抑郁相關;15 分考慮為中度,20 分及以上考慮為重度重性抑郁。
然后雖說 11 分就建議進行評估,但是好多時候大于等于 13 分時,建議去精神科檢查時,80% 都沒有去就診(國外資料),感覺國內會更低。
上面我們也說了,愛丁堡評分只是篩查,怎么確診呢?按照 DSM-5 診斷,和一般的抑郁癥診斷標準一樣(標準復制至參考文獻[3]):
一天中多數時候存在抑郁心境,幾乎每日如此;
對所有或多數活動缺乏興趣或愉悅感,幾乎每日如此;
幾乎每日都失眠或睡眠過多;
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例如一個月內變化 5%),或者幾乎每日都有食欲增加或減退;
有他人可觀察到的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幾乎每日如此;
幾乎每日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
注意力集中、思考或決策的能力下降,幾乎每日如此;
幾乎每日都感到無價值,或者過分或不恰當地感到內疚;
反復出現死亡想法或自殺觀念,或有自殺企圖;
以上癥狀導致顯著的痛苦或社會心理方面的損害,并且這些癥狀不是某種物質或一般軀體疾病直接導致的。喪親之痛不能排除重性抑郁發作的診斷。
以上滿足 2-4 項的,至少有 1 項癥狀是情緒不良或快感缺失,持續 2 周以上,稱為輕性抑郁;
滿足 5 項或以上(必須具備的癥狀是抑郁心境或喪失興趣/愉悅感),癥狀至少持續 2 周稱為重性抑郁。
另外,重性抑郁輕至中度的特征通常是有 5-6 項抑郁癥狀;重度重性抑郁的特征是出現 7-9 項抑郁癥狀(幾乎每天都存在),并且重病患者往往報告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通常出現功能明顯受損,且常表現為判斷力差,以至于讓自己和他人(包括兒童)隨時可能受到傷害。
發現抑郁問題后,建議尋求幫助,不要自己撐過去,第一自己撐過去太痛苦了,撐過去的過程中,會對自己,愛人,孩子,家庭造成不良影響;第二不一定能撐過去。
現在問題是,很多媽媽們覺得換抑郁癥是不對的,是自己的問題,說出去是丟人可恥的,為啥別人也是媽媽養孩子這么好,到我這里就抑郁了,太弱了吧。
千萬別有這個想法,這屬于疾病,不是自身的問題,和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更可能說明你是個太負責任的媽媽了。
目前咱們的抑郁癥支撐力還不強,媽媽們也不知道去哪里治療,也擔心治療的效果或者花費。這里建議:
如果自己感覺狀態是越來越好,自測愛丁堡評分是越來越低,同時家庭的支撐非常好,有人幫著看娃,有自己休息的時間,夫妻間和睦,那可以在家自行調整,多找朋友們聊聊,多有些自己的時間,多學學怎么育兒讓自己更加自信,會更快的恢復,可以去看看這一篇??。
但如果真的評分比較高,已經 20 分了,有傷害自己和或孩子的想法;或者越來越糟糕/沒有一點好轉跡象;一定去正規的精神科就診。
該心理治療就心理治療,還不行的話,就吃藥治療,不要怕藥物對孩子有啥影響,自己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的。
一定勇敢的說出來,去治療啊!!哦,這里加一句,爸爸出現產后抑郁也是要重視和診治啊,不要不要意思!!
最后,交待一些媽媽一下,一定要放手放權啊,對于家里 4 位老人,還有阿姨,還有寶爸一起照顧孩子時,就不要什么都要自己過問了,這些家人照顧孩子時,你就好好休息休息,不然,會累壞的。
最最后,希望寶媽們,看完這篇一點都用不上,希望各位小仙女們,都沒心沒肺的愛著孩子。
最最最后,讀者們把這篇文章發給需要的新媽媽們吧,或者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的需要的媽媽們看到。
OVER。
Adele Viguera.產后單相重性抑郁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評估與診斷.uptodate.2022.
Adele Viguera.產后父親抑郁.uptodate.2022.
Jeffrey M Lyness.成人單相抑郁的評估和診斷.uptodat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