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第一眼看上的是皮相之美,但女人的美不僅僅限于花容眷貌和芳華剎那,因為有一種氣質,年輕貌美的時候看不見,到了中年甚至老了,它會從心底長出來。
偶然間看到一位阿姨的照片:明明有了白發和皺紋,一襲黑白裙裝的她看上去卻比同齡人有氣質許多,可見穿衣打扮雖然是一件小事,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而在穿衣打扮這塊上,大部分女性很容易陷入“用力過猛”、“細節土氣”等誤區,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女人,對時髦的認知本身要遜色于小輩,那下面總結的穿衣“4穿4不穿”原則,大家可借鑒一下。
一、這4件衣服要少穿
1.不穿鏡面色、元素鑲嵌過多等大量感的/具有膨脹性的衣服
很多中年女性會認為一切亮色的衣服都會提升氣色,鑲滿碎鉆或者華麗元素的衣服就能體現高級,其實相反,這些打扮皆有俗氣之感。
像劉嘉玲穿的反光的漆皮褲不僅暴露身材、缺乏舒適感,還顯老,而黃奕這件白色碎鉆上衣或奶奶這件花色套裝打扮,設計感過重,又有種膨脹感,顯胖。
2.不穿過于暴露、緊身的衣服
愛美的女人總是希望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她們會喜歡一些暴露的衣服去展示身材,像一些過短的短褲、超低的緊身V領等,日常穿可能會顯得不得體,尤其是中年女性,注意場合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過于暴露的衣服也很考驗身材,像小腿粗,腹部有贅肉的穿超短褲可能會比較尷尬,更建議5分褲,如果是上衣,更建議一字肩等。
3.不穿面料軟塌沒有質感的衣服
對于衣品好的女性而言,面料是不可忽視的關鍵,適當拒絕一些線頭多、起球嚴重的。三伏天氣,相比于穿暴露的衣服,不如選擇面料舒適、具有一定涼感的衣服,比如、醋酸、棉質、真絲等面料是首選,而冰絲、棉麻、網紗等面料相對而言質感較差容易顯廉價。
像網紗裙,看似有仙氣,實則具有塑料感,而冰絲闊腿褲大部分看上去比較軟塌,易貼膚顯胖,還需要注意垂感,至于棉麻類,雖然有文藝感,但容易起褶皺,即便是顏色和版型都比較簡單,也沒有那份高級感,且更需要好的身材和顏值去襯托。
4.不穿與身形不相符的衣服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代謝變慢,很多女性會出現身材發福,膚色變暗沉等情況,那很多女性會選擇過于寬大的衣服,舒適感是有,卻看上去會有臃腫感,容易顯老氣。
相對而言,合身而不緊身的衣服對身材的包容性會更好,如果是上衣,其長度上不會太過超過腰線。
二、多穿這4件衣服
1.穿簡約帶點設計感的衣服
優雅大氣這種風格,幾乎是每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想擁有的,體現在衣服上,大多數是這種簡約帶點設計感的衣服,比如衣服領口的變化,或帶一點時尚元素的裙裝。
穿搭技巧運用:
比如V齡短款上衣,搭配A字波點高腰半身裙,上簡下繁,簡單設計感的加入便增添了整體的趣味感。而從衣服的版型到裙子的長度,完全體現時尚界那句話:衣不緊身,裙不上膝,得體又高級。
另外,中年女人其實要少穿一身黑,這身穿搭并不是全部鋪滿的黑色,有深淺層次,低調且優雅。
2.穿具有廓形感的衣服
大部分普通女性儀態還是會差一點,尤其是到了一定年紀,慢慢地會出現脖子前傾等問題,如果自身還有脖子粗,贅肉多這樣的情況可以多試試廓形感的衣服,像經典白襯衣,西裝面料的闊腿褲等。
如果整體色彩偏簡約,看上去更有氣質,擔心太過單調,選擇顏色艷麗的包包或鞋子,顏色相互呼應才不會凌亂。
3.色彩光澤柔和的衣服
看一個人的穿搭,首先看到的便是顏色,而顏色也是氣質的呈現,體現一個人的衣品。我們亞洲人大部分是黃皮,選擇暖色調的顏色不容易出錯,比如大地色中的卡其等,中性色調更好,因為淺色會顯黑,深色會暗沉。
偏灰調的莫蘭迪色系是最好的選擇,像迷霧紫,淺咖色等,柔和的色澤顯氣質。
4.穿有肌理感的衣服
衣服的細節也在于面料,相比于平紋面料而言,肌理感面料更具有質感,比如水波紋襯衣,明暗面對比明顯且有一定厚度。
又或者坑條紋針織上衣,豎紋更顯瘦,溫柔又不失女人味。
三、中年女人穿衣打扮還需要記住這3點
1.融入配飾
風格契合。為什么同樣的穿搭你總是穿不出味道,很多時候也有配飾的原因,選擇一款和衣服風格相契合的配飾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平常寬松的裙裝搭配簡約項鏈和杏帽,優雅大方,淑女風襯衣搭配花朵耳環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2.發型清爽不凌亂
其次便是發型,即便是卷發也不要太過凌亂,如果有劉海,用卷發棒卷至兩側便會優雅許多。
低丸子頭也要注意耳側的碎發,頭發長短不一的情況下可以用夾子夾一下。
3.注重儀態
穿衣打扮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學習,而大部分更注重細節的女人不僅會穿,在儀態的管理上是自律的,她們很少弓的腰背,基本上保持著自然挺拔的姿態,眼睛堅定地目視前方。
最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往往更懂得抓住細節才有玲瓏之心,即便是老了也不失優雅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