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對英語學習,探究,運用,教授的濃郁興趣是學生興趣的發動機,動力源。很難想象,一個經常在課堂上流露甚至公開表示對英語厭煩情緒的英語老師和抱著迫于生計的想法而走上講壇的英語老師能夠激發起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來。把學生看成是“學習機”的教師無疑把自己當成了“授課器”,教師和學生的唯一紐帶就成了知識的授受,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立即變得冷冰冰的,本來應該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成了抽取掉情感,人性,樂趣,好奇心等等這樣的人文因素的課堂,結果使課堂變得的機械,沉悶,僵硬,這樣的課堂是難以激發出學生的激情和興趣的。如果教師本身始終表現出對英語知識的渴求,對英語學習無止境的興趣,以及對講授英語的激情,學生就極有可能產生出同樣的興趣和激情。英語笑話和幽默,英語故事和傳說,英語文學和歌曲,英美國家的社會生活,充滿了機智樂趣,散發著人文情愫,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課堂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引入運用,課堂就會幽默生動,情趣盎然,從而激發起學生的長久的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為喜愛某一老師從而喜愛本門課程。所以,教師和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是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的一條極佳的途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需要,對學生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喜愛,尊重,親和,理解,關愛 ,撫慰,和學生平等交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學識,穩定的情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等去引導學生,熏陶學生,教養學生,在和學生其樂融融的情感交流中教書育人,就能培養起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強烈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次的學習動機來。
英語語言有著其獨特的美學因素,如英語語音的音樂之美,英語句型的結構之美,英語語法的嚴謹之美,英語諺語的智慧之美,英語成語的意象之美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善于運用這些美學因素,加以因勢利導,揭示和體現英語語言當中蘊藏著的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到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的同時,體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樂于去學。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美就是讓學生對英語學習達到樂之者的境界。這對老師提出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并身體力行,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修煉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升自己的美學境界,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天然渾成。雖然要達到這一境界這很難,但我們應該有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和意志,抓緊一切時間學習,通過點滴積累,不斷去實現這樣一種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