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世間,我們就不停地學著為人處事,如何能做得更好、再好些,可謂是貫穿著自己的一生,什么才是最高級的活法呢?
我想無外乎是“為人讓自己高興,處事讓他人舒服”,看著簡單,實則想真正做到,還真是不太容易。
只有讓自己高興,才能把幸福握在手中,做事讓他人放心,處理得當,才能相處舒服,一起更好地往前行。
為人,讓自己高興。人活一世,也就是轉眼間的事,來時空空,去時亦空空,怎能還忍心讓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難過呢?
回首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在意他人,結果總是虧欠自己太多,有累自己扛,有苦自己咽,不知不覺,成全了他人,卻將苦難留給了自己。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不光是珍惜與他人的關系,更要珍惜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不管處于何種境地,唯有讓自己高興,才能不枉人間走一趟。
季羨林在《季羨林讀書與做人》中寫道:“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古人有言:“悅人者眾,悅己者王。”年過半百終于活明白了,讓自己高興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錢掙得再多又怎么樣,能帶走嗎?
錢財,夠用就行,掙得再多,真的帶不走一文,人生的關鍵是,要讓自己活得開心,活出真性情、真境界,如此安好。
活著就是勝利,掙錢只是游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世上本無枷,心鎖困住人,正如行走的意義,就在于繁華看盡后,心靈的自由。
身外之物何須執著,言外之意不必猜忌,淡看世界的熱鬧,也笑看世界的冷清,我拂一拂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讓自己高興,是為人難得的一種智慧。
處事,讓他人舒服。讓他人舒服,是人寶貴的一種修養,俗話說:“逢人減壽,見貨添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人生怕他人舒服,盡量讓他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最終結果是,你不讓他人舒服,他人就會讓你不舒服。
讓他人舒服,要照顧他人的利益和面子,都說“談錢傷感情”,但是很多時候,不談錢才傷感情。
但要注意的是,不必刻意讓他人舒服,刻意對人好,過猶不及,有時候反倒會給別人壓力,禮尚往來,雙方彼此付出,而不是覺得誰虧欠了誰,才能彼此舒服。
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無非是:“你辦事,我放心。”現代社會不缺能人,但是,更多的人還是愿意和一個靠譜的人合作。
讓人舒服,不是一味迎合別人,而是發自內心顧及他人情緒,體貼入微,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人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暖意,于無形中展現魅力,收獲欽佩與贊賞。
而有時候,與人溫暖,就是與己溫暖,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不為難他人,就是不為難自己。
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人生在世,做事不要給他人添堵,懂得為他人考慮的人,他人自然也會替你著想。
人生在世,取悅自己是一種能力,讓人舒服是一種境界,與人相交,你不讓他人舒服,他人就會讓你不舒服。
做人,要讓自己高興,做事,要讓別人放心,讓自己高興的人,心態永遠年輕,讓他人放心的人,品行一定端正。
活著,不給別人添堵,還要讓自己高興,讓自己快樂,是幸福的基礎,讓別人安心,是幸福的能力。
寫作是一種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寫的對你有所幫助,或者看后有所醒悟,感謝你的關注和分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緣相識,關注我們一起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