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多大的勇氣才敢生二胎?
有人說,一個孩子孤單,兩個剛剛好;也有人說,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上年紀后,孩子壓力大,可憐;還有人說,失獨的父母,悲傷。
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全民二胎時代來臨了。
無論什么樣的理由,多一個孩子,多一份責任。對普通家庭來說,也多一份經濟的壓力。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順口溜也時常被媽媽們掛在嘴邊。實際上,這只是媽媽們苦中作樂,笑對生活,生活也會回報我們更多的歡樂。
從懷孕開始,我們開啟一段幸福與痛苦并存的旅程。有老大的經驗,老二的孕期和生產過程,相對來說,輕松不少。同樣的闖鬼門關,別人總覺得應該得心應手。懂的人,理解這旅程經歷的疼痛,恐懼,疲憊。不懂或者不關心的人,只覺得生孩子沒什么了不起,這是女人的使命,不容推辭,不容犯錯。
身邊有朋友剖腹產不到兩年意外生了二胎,有朋友遇到難產緊急順轉剖,有朋友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有人吃啥吐啥,大半個孕期都生活在醫院里。還有媽媽,還沒有感受到新生命的溫度,就失去的寶寶。每一個小生命的降臨,都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
也有的媽媽,結束產假,也結束了婚姻。新生命是新生活的開始,也是過去的終結。都說要看清一家人的真面目,生個孩子就知道了。幸福的婚姻,孩子是錦上添花。不幸的婚姻,孩子是媽媽的勇氣,臂膀,是開啟新生活的希望。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生二胎吧。
02
迎接二胎挑戰,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老大是個女兒。在姐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上年紀的鄰居逗姐姐,“讓你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吧,弟弟多可愛”。也有人跟我說,該生二胎了,不然等以后年紀大了想生都生不了。還有長輩說,多子多福,總還要多生一個。更有人說,得生個兒子啊,不然怎么對得起列宗列宗。都2020年了,還有人認為家里沒男孩就絕后了,挺有意思。
往往越事不關己的人,勸的越起勁。家里沒有皇位,更沒有重頭再來的勇氣。把姐姐從小帶到大,年紀長了,皺紋長了,對未來的欲望也長了。我們已經不是養兒防老的年代了。父母的生活方式,會在潛移默化中變成孩子以后生活的一部分。
在姐姐小時候一起帶孩子的媽媽圈中,絕大部分在老大兩三歲的時候,懷了二胎。也有不少媽媽,從老大開始全職帶孩子。活成辣媽的少,狀態不佳的居多。孩子小的時候,顧不上自己。精力有限。
剛開始,我佩服她們的勇氣。或是挺著大肚子,耐心的哄著在地上撒潑打滾的老二;或是一手牽著老大,一手托著肚子去趕校車;無論什么天氣,都出門買菜自己煮飯。每每在路上看到孕婦,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我捫心自問,能不能做到像他們那么努力,那么勇敢?不能。
對生活的不確定,對現狀的不甘心,一直都沒有把二胎提上日程。我和孩子爸爸都不是獨生子女,小的時候特別羨慕獨生子女的家庭。他們有更多的玩具,更多的漂亮衣服,更多的關心和愛。在學習、工作上,也有更多的選擇。甚至在長大成人后,面對的生活壓力,也輕很多。
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我們都沒有做好準備。生孩子
沒有什么事情會比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更辛苦。最低層次的養育:滿足孩子吃飽穿暖的生理需求,讓他們有書念,有不錯的教育環境可以走向更大的人生舞臺。如果這樣也不能做到。未來的他們,也只會比現在的我們更辛苦。
孩子爸爸試探的問,要不我們也生個二胎?我想了一下,現在的房子小,孩子到時候連自己的房間也沒有,上學也是問題,戶口沒轉過來,一個孩子一學期兩三萬的費用,如果是兩個孩子,加上課外興趣班,以后上學的輔導班,一年下來,都快二三十萬。一家人的生活費,醫療費,保險,還有其他開支。算一算,捋一捋,就沒有生二孩的心思了。
我們沒有仔細算過弟弟從懷孕到現在的費用。能力范圍內,都想給他們最好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多生幾個,對孩子,對家人,都是不負責任的。
對于缺錢的人來說,窮,就是最好的避孕方式。
03
兩個孩子一碗水端平,二胎家庭做到了嗎?
姐姐從出生開始,晚上都跟著我睡。二胎的孕后期,擔心姐姐踢到肚子,就讓她回自己的房間睡。姐姐很傷心,眼里的委屈和不舍,我看了覺得心疼。
弟弟七八個月,會爬,會站的時候,就不滿足于躺在小床上了。除了睡覺安靜一會兒,其余時間都要抱著。要接送姐姐上學,去培訓班,弟弟的作息時間也只能跟著調整。下午午覺睡的正香的時候,得去校車點接姐姐。傍晚鬧覺的時候,不是要煮飯,就是要去培訓班接姐姐回家。每次睡夢中把他從床上抱到車上,他一臉迷茫的樣子,也讓人心疼。
因為要帶弟弟,陪姐姐的時間少了很多。再也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了。能出小區門口就不錯。姐姐活潑好動,開朗外向,外出的時候,面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不怯場。因為只有一個人,我擔心出門hold不住她,爸爸不在的時候,很少帶他們出門,最遠的地方,就是小區門口的超市。
以往最期待的周末,也逐漸變得沒吸引力。知道我不能帶她出去。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爸爸下班回家。
從晚上不能一個房間睡覺開始,姐姐逐漸感覺到了弟弟帶來的壓力。放學了不能在外面玩,因為弟弟要回家喝奶睡覺;不能當著弟弟的面吃零食,因為弟弟也會搶著要吃;弟弟總是有很多的快遞,衣服,尿不濕,玩具;媽媽也一直在做事,沒有空陪她看繪本,看電視;弟弟會走路之后,還跟她搶電視遙控器,搶不到的話,會直接去把機頂盒關掉……
姐姐生氣的說:“媽媽。你管管弟弟,把我的東西都弄壞了”,“他這么調皮,干嘛要生他出來”,“你是媽媽你管他,我要做自己的事情”。弟弟在姐姐房間門口邊哭邊拍門。小尾巴一樣,姐姐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姐姐的任性發揮到了極致。盡管我們盡量公平的對待他們倆,但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真顧不過來。姐姐慢慢學會了按我們商量好的時長看時鐘,到點了自己關掉電視。學會了自己洗漱,放洗澡水洗澡。簡單的提醒一下,她就默默的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干凈了。
如果沒有弟弟,她仍然會在周五就萬分期待周末去哪里玩,仍然會在睡覺前讓我們講故事,仍然會嘰嘰喳喳的跟我們分享學校里的趣事。
她也才六歲。會貪玩,會盯著電視不放,會磨磨蹭蹭。也許我在她這么大的時候,還沒有這么有主見。孩子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他們長大之后,終究要離開父母,投入社會的懷抱,跟更多的人從陌生到熟悉,甚至組建自己的小家庭。只不過這種分離,在小的時候他們理解不了,只覺得多一個弟弟妹妹,就分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家長會不自覺的把兩個孩子做比較。先出生的孩子,未必會比后出生的懂事。后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會比老大可愛。絕對公平做不到,那就把大的孩子帶到大人的世界里,在學習上,生活中,讓他們也參與一下大人在做的事情。認同感提升了,慢慢的也就有了大孩子的責任。
新成員,新力量。只要有足夠的愛,孩子們將無所不能。
04
如果我們每一次的分離,都能讓他們感覺到有堅強的后盾,那他們會樂意面對新的選擇。養老大的時候沒經驗,也踩過很多坑。生老二的時候,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彌補曾經的遺憾。帶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成長。
雖然老二的軟萌會讓老大的嬌慣更加明顯,但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也是父母的原因。養不教,父之過。身為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健康成長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求知氛圍濃厚的家里,孩子也會喜歡讀書;互愛互助的家里,孩子也陽光開朗。
想孩子變成什么樣,你自己也努力往那個方向奔跑。共同成長,才能迎來孩子們期待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