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的第2年70天
寫作目的:幫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我們時常聽見有人說:不要迷信,要講科學!
人們認為,科學就是真理。
真的是這樣嗎?
既然普遍認為科學起源于西方,我們就用西方的例子說明一下。
十三世紀,人們堅定認為地球是位于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而太陽、月亮及其他太陽系行星,乃至全部天體,每天都要以東升西落的方式,繞地球轉一周。這,就是所謂的地心說。
幾百年后,哥白尼認為,地球每二十四小時就會自轉一周,太陽則是位于宇宙中心不動的。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著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在環繞地球運行。這就是日心說,地心說也因此被推翻。
1912年,哈羅·沙普利利用標準燭光原理,發現太陽并非位于宇宙的中心,日心說也就此被推翻。
1929年,愛德溫·哈勃發現,銀河系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宇宙中還存在著更多的星系,乃至大片的星云。所有星云都在彼此遠離,而且離得越遠,離去的速度越快。哈勃就此得出結論,整個宇宙正在不斷膨脹。
從這個例子來看,科學是真理嗎?
不,科學在不斷更新,它會逐漸接近真理,但是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達到真理。
有人說,這不正是科學的客觀、嚴謹的可貴之處嗎?
是客觀、嚴謹,但是如果把階段性的科學結論,當成真理去做,會是什么結果?
就像十三世紀的人們無比相信地心說就是科學,而意大利哲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他勇敢地捍衛并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理論,并將其傳播到歐洲,但是由于人們對地心說的迷信,無法接受日心說,布魯諾后被活活燒死。
反觀現在,我們又怎敢拿現代的科學理論去當做真理去信服?
如果,凡是符合現代科學的就認同,不符合的就反對,這與十三世紀的迷信科學的人又有什么區別?
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現代人太迷信科學,這比迷信宗教還可怕。因為科學本身沒有定論,新的發明會推翻了前面,永遠沒有止境,這也是科學的精神。
對于科學的發明,乃至愛因斯坦也不敢下定論;你們學了一點科學的皮毛就敢下定論了,這不是很可笑嗎?
有人說,當今的社會繁榮,不正是科學的貢獻嗎?
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麗,生活的舒適,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
但是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欲海的難填而煩惱,這在精神上來看,也可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
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
這種危機正同患了癌癥一樣,外部顯得很健康,而內部卻潰爛不堪。今天我們過度崇拜科學的萬能,以為自己可以超越古人,而任意推翻傳統,拿著當今科學的成果,指著傳統文化說這是迷信、這是糟粕,這樣的思想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腐朽不堪。
柏拉圖曾說:
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是物理世界。這個二元世界要實現統一,就要靠精神世界來領導物理世界,這樣才能統一。
有人說法律是冰冷的,它應該有溫度,但是,有沒有想過,科學也是冰冷的,它不僅需要溫度,還需要有溫度的人心去指引。
物質世界需要精神世界去引導,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精神世界?
作為中國人應該感到自豪,因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特別好的精神指引。
《道德經》、《易經》、《金剛經》、《黃帝內經》、《論語》等,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應該懂得并會應用的精神綱領。
比如我國傳統文化說: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順應老天爺就會昌盛,忤逆老天爺就會滅亡”,不只是外國人,就連很多中國人都覺得這是迷信的說法。
能說什么呢?
只能說不懂的人太多,只能說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需要更好的傳播,這樣的翻譯怎么可能是對的呢?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覺得傳統文化是迷信,是因為他們不懂。
這不對嗎?
太對了。
所以,根結在于不懂,在于自以為是。
中國人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懂得傳統文化,而西方卻能讓全世界人都知道科學,所以,在人們狹隘的認知中就認為,科學即真理。
其實,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了:
道可道,非恒道。
規律是可以被掌握的,規律又在發生著變化。
我覺得科學更多起到的是工具的作用,具體如何使用科學這個工具,需要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去引領。
這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反思:
為什么很多中國人唯科學是從,過分的迷戀科學?
很大程度與我們的宣傳有關,學生時代一直的宣傳口號是:相信科學,反對迷信。
那么,很多人的潛意識就產生了二元對立的思想,把科學作為了真理,把其他當成了迷信,這種思想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很多人。
我們要懂得思考,懂得辯證的思維方式,要摒棄我們內心的偏、執、妄,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照見智慧。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