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是東漢時期的書法名碑,自被發掘以后,學習者絡繹不絕,并且已取得成就者也是很多的。尤其是當代一些書法家,他們把《張遷碑》作為學習目標,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有的以此加入到書協,也有的專門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但是,也有的人對《張遷碑》學習并不感興趣,因為覺得它的字形太過笨拙,筆法難以掌握,從而放棄了學習,實在是很可惜的。
那么,學習《張遷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說,學習《張遷碑》都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下面對此進行一些分析,供參考。
《張遷碑》是東漢時期的隸書作品,發現于明代,全稱是《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可以看清楚的字跡共有5000余字,每個字的大小約為3.5厘米。它的整體風格是樸茂生動,自然巧拙,筆法方圓兼備,粗細對比,有蠶頭燕尾,筆力質樸勁健,因多為篆籀用筆,因而使得其點畫沉雄,氣象宏大。有人評說“其字頗佳,惜摹手不工,
特點一:方中寓圓。《張遷碑》中的每一個筆畫,有的是方筆起筆,圓筆收筆,有的則相反,這就組成了它筆法多變的特點。明代孫退谷《庚子銷夏記》評其書云:“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
特點二:粗有有細。在大多數筆畫的起筆上都是以粗筆開始,而行筆時就有提按用筆,導致筆畫
特點三:曲直結合。在《張遷碑》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許多筆畫都是有蠶頭燕尾的,而這些筆畫恰恰給它營造出了曲直上的變化,使得線條出現了曲直之美。
特點四:章法多變。其中主要是字形上的變化:它的字形多是方整或匾狀,以方整為主,這種特點可以讓書法有端莊大方、古樸開張之勢;在錯落中尋求整齊統一,不論是字與字還是字內的點畫上,都相互錯落穿插,又相互依存。
臨習《張遷碑》容易出現的錯誤:
錯誤一:為追求字形而忽略筆法。有很多人在臨習《張遷碑》時,往往把字形看作是一個學習重點而去追求字形上的像與不像,從而忽略了筆法上的表現方法。我們知道,作為一件隸書精品,它是有篆隸上的承接關系的,因此,其篆籀筆法是其中的學習重點,而字形則成了次要的問題。
錯誤二:點畫刻畫不到位。點畫是字形的基礎,而《張遷碑》的點畫是方中寓圓,粗細相兼,提中有按,只有掌握了這些點畫特點,在書寫臨時才能
錯誤三:書寫速度過快,使得筆畫缺少質感。《張遷碑》是一種較為古老的文字,臨習時需要仔細體會其中的筆畫質感,它雖經過千年風雨,但其中的質感尤存,尤其是它的點畫需要人們去用心體會才可感知。如果臨習速度過快,這些方法是難以學到位的。
錯誤四:把字寫得太小。有很多人在臨寫《張遷碑》時,都是按照原字的大小進行臨摹,寫出來的大小只有3、5厘米見方,其實這個做法并不是正確的。因為字寫小了以后,根本不可能悟出其中的用筆方法和對字形的掌控。
上面列舉了臨寫《張遷碑》容易出現的幾個錯誤,下面就針對臨摹時的幾個主要方法進行分析:
方法一:要認真讀帖。讀帖有什么好處?它會讓我們在理性認識上增加一些感受。這就好比我們去認識一些新的朋友一樣,總是要對朋友進行一些初步了解,他長的個頭高低、說話語速、聲音大小、年齡等等一些外在條件,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大概記住他。學習書法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一拿到字帖就黑著頭去寫,是學不到真正的風格的。
通過讀帖,我們要讀懂這么幾個要素:一是它的年代,包括書體、字帖的初步內容,至少要把前言部分看完,讓你懂得《張遷碑》的歷史價值;二是字帖中的字形特點,雖然我們不懂得它的具體特點,但通過讀帖,可以大致了解這個字帖中的字形是方整的隸書,與其它匾體隸書是有區別的;三是看它的點畫特點,用代入方法去讀帖,假如這個字是你寫的,你會怎么寫,會不會寫出方圓、粗細、疏密的筆法來?等等。
方法二:從筆法上體會與實踐。任何一種書體,都有它自身的用筆特點和規律。《張遷碑》是東漢時期的作品,而在此之前,都是篆書書體,就是說,此前的人們都是寫篆書的,那么,篆書怎么寫?這就是一個尋根學習的方法。既然《張遷碑》承接的是篆書,那么,它的筆法上大多數都是篆籀筆法。
什么是篆籀筆法?其實,所謂篆籀筆法,就是以中鋒用筆為主的筆法。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被譽為厚重拙樸,雄渾恣肆,其最重要的筆法就是用了篆籀筆法。因此,我們在臨習《張遷碑》時,要始終把這個筆法貫穿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它的那種厚重勁健之感。有些人所寫點畫之所以是漂浮的,缺少厚重感,就是因為沒有使用中鋒行筆的原因。
方法三:減慢書寫速度。書寫速度對書法點畫質感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初學者來說,更要減慢臨習速度。速度減下來以后有這么幾個好處:一是可以體會到毛筆的行筆及筆法,感受書寫所帶來的書寫感;二是可以使字帖中的各種筆法得到有效運用,什么意思呢?因為《張遷碑》中的筆法轉換很多也很快,如果我們以慢速來寫,就可以關照到每一個筆法,從而使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提升起來。
有些人可能擔心,如果速度一慢,墨就會在紙面上洇起來,其實這個不用擔心,只要我們把墨色進行一些調整即可。其方法主要有:給墨中少添水。有些人在寫字時,總是要提前給墨中兌水,以減少其濃度,其實這個方法可以改為給毛筆加水,即,在蘸墨之前,先用毛筆在清水中蘸少許水,以此在每蘸墨之前重復,來改善水墨濃度的問題。如果墨太濃,就少蘸水,反之就要多蘸一點清水。
方法四:筆法是關鍵。在臨習《張遷碑》時,要把對筆法的學習作為一個重點來看待。其主要筆法有:提按、中鋒用筆、方圓、疏密等。這里主要談談中鋒用筆和提按用筆。中鋒行筆時,要使筆尖行走在點畫的中間部位,在執筆上強調使筆桿與紙面保持垂直,就像寫小篆一樣的用筆即可;提按用筆是行筆時要按下去寫,行筆時略提,可以使筆畫出現粗細、輕重上的變化。
上面主要對《張遷碑》的風格特點、臨寫時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和學習方法進行了一些表述,但如果要更加深入學習探討《張遷碑》,或者深度掌握其筆法,除了勤加思考練習外,還要對篆書進行一些必要訓練,才能在筆法上得到深層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