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的楷書,有的起的變化很大,有些漢字的甲骨文和現在的楷書很象,但卻不是同一個字,下面是從三到十這幾個漢字的甲骨文,有的和現在楷書的三到十不同,你都能認得嗎,請你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它們排列一下。
這個排列順序對嗎?
上面的排列順序對了嗎?仔細看看,邊想邊來看看這幾種字體到底是怎么回事。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最早在龍骨上發現,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下面是漢字三到十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不同字體的對比,看看你剛才排對了沒有。
你都認對了嗎?能一個不錯說明你還是有點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