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在6大茶系中,每一大茶系都分為不同的類別,在大類別下面又分為很多小類別,就拿6大茶系中黑茶系的普洱茶來說,按不同的維度,有不同種類的普洱茶,比如:
按普洱茶樹的生長方式、按普洱茶樹種類別、按普洱茶外形、按普洱茶加工方法、按普洱茶存放方式、按普洱茶產地山頭......不同維度劃分不同的小類別。
今天,國家高級茶藝師、普洱茶收藏愛好者、“普洱哥說茶”專欄作者、詠茗茶文化創始人普洱哥,攜手大國茶匠,“普洱茶之父”肖時英大師給大家講講普洱茶按樹齡100年以上的18種古樹普洱茶?
普洱哥,2006年從事普洱茶采摘、生產、加工、配制、存儲、收藏、銷售等工作,并且有自己的普洱茶山頭,中老期普洱茶收藏愛好者,歷年收藏了“普洱人家、08奧運國禮、永年九九、瑞金沱、百年宋聘號、67年紅印圓茶、1959年藍印”等中老期古董普洱茶!
肖時英大師,195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茶學專業,畢業后進入普洱茶領域,曾在第十五屆中國普洱茶節上,肖時英被評為“大國茶匠”,被業界稱為“云南無性系茶樹良種之父”,茶業界的袁隆平,普洱茶之父!
如今將多年從事普洱茶采摘、生產、加工、配制、存儲、收藏中老期普洱茶的實戰經驗及行業內幕分門別類整理發布在欄目:普洱哥說茶,與茶友分享。
一些剛入普洱茶圈的朋友,經常私信我,什么在網上看到“景邁山”、“易武”、“冰島”、“老班章”、“布朗山”之類的,這些到底是什么茶?
沒錯,這些通通都屬于普洱茶類,按樹齡來劃分的喬木型古樹普洱茶,而且樹齡至少在100年以上,普洱哥今天匯總了18類:
一、景邁山
1、景邁茶山簡介
景邁茶山是出產名茶的山頭之一,主要是普洱茶而聞名中外,1000年以上的古茶樹的面積可以說是最多的,其地理位置是在云南西南邊陲的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東鄰西雙版納勐??h,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
在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有10多個原始村莊組成了28000畝的景邁山萬畝古樹普洱茶茶園,而且對外銷售都是以“景邁山普洱茶”的名義,可見下圖:
2、景邁山普洱茶特點
由于茶樹生長在原始森林,景邁山普洱茶的香氣非常明顯,那種山里的野生氣息和原始森林的山野氣韻都非常強烈。
在所有喬木型古樹普洱茶中,景邁山的普洱茶山野氣韻最為突出的古茶普洱茶之一,邁山的普洱茶唯有的特點是帶有蘭花香味,而且非常濃郁、特別和持久的香。
景邁山普洱茶屬于澀底茶,帶有微弱的苦和明顯的澀,條索非常緊結,較細且黑亮。
二、老曼峨
1、老曼峨茶山簡介
老曼峨茶山位于美麗的西雙版納勐海境內布朗山的中心位置,比老班章海拔稍微低一些,屬于布朗山的東北邊,到布朗山鄉鎮府有16KM的距離,
那里屬于山區,每天溫度高且濕潤,也叫老曼峨自然村或者老曼峨寨,在布朗山來說,是最大,最古老的普洱茶山頭,沒有之一。
在老曼峨自然村,你會發現周圍都被古樹普洱茶樹給圍繞,而且都是栽培型古樹普洱茶樹,其樹齡在100—500年上下。
2、老曼峨普洱茶特點
老曼峨普洱茶比較苦,在整個山頭,本地的茶農、茶商把從老曼峨栽培的優良品種來繁殖的普洱茶稱為苦茶。
當然,對于那種三五十年的小茶樹,在這些小茶樹采摘、加工制作的茶帶有甜味,又稱作甜茶,不對外銷售,茶農留著自己喝。
由于苦是老曼峨普洱茶的特色,對于那種奇苦無比的普洱茶,可以作為普洱茶拼配的調料:
很多的茶廠、茶商在將普洱茶壓制成餅時,經常將老曼峨的苦茶來作為拼配調料,就是為了不斷提升茶葉的品質和它的滋味與口感。
老曼峨普洱茶葉條肥厚壯實、緊結顯毫、茶湯顏色剔透明亮、口感濃烈厚實、久泡有余香,耐沖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
三、冰島
1、冰島簡介
冰島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傣族村寨的名稱,位于臨滄雙江縣勐庫鎮的邦馬大雪山北段的半山腰上,3200米的海拔高度,四周都是原始森林,古樹普洱茶就生長在其中,比如公弄村、冰島村及大中山等地。
這里是最正宗的云南大葉種普洱茶,同時也是大葉種普洱茶的發祥地之一。
這里最大的特點是,山頭的地理環境、所處位置都非常吸引人,因為在這里沒有為了利益,賺錢而存在的開發商,沒有為了賺錢而賺錢的茶商,只有原滋原味,純天然的古樹普洱茶,天然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冰島普洱茶的純天然,綠色原生態品質。
2、冰島普洱茶特點
冰島古樹普洱茶非常特別的勐庫大葉種喬木型,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非常特別,它是普洱茶中極品中的極品。
既有東半山茶的香氣高,味道張揚、品飲感覺非常豐富并且飽滿,甘甜質厚,又有西半山茶質量氣強之長,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
雖然品飲入口時,感覺不到苦澀味兒,但茶的香氣真是氣勢洶洶,古樹普洱茶本身具備的那種沖擊力會從舌尖的根部緩慢延伸向前,而且茶湯的香甜味會從口腔的上顎一直逐漸彌漫到整個鼻腔,再經過喉嚨會感覺有一絲絲的涼氣,冰島茶的力量總體來講集中表現在舌面的中后部,兩頰生津不斷。
四、易武
1、易武茶山簡介
易武,地處西雙版納勐臘縣東北部,這里是傣族,因此此,武是傣語的譯音,在傣語里,“易”就是“美女”的意思,“武”就是“蛇”的意思,“易武”就是“美女蛇所在地”。
海拔在656米到2023米之間不等,就是因為海拔的差異非常大,最終形成了立體型的氣候,同時兼具溫暖型和溫濕型的氣候特點,不同區域氣候環境都不一樣,造就了不一樣的生態環境。
2、易武普洱茶特點
俗話說:班章為王,易武為后,意思是說易武山頭出的茶則口感細膩,像溫柔的皇后。
據《普洱府志》記載:“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產易武較多,茶味易好”。
其香協水柔,刺激性較低,溺色淡黃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澀味低、回甘生津持久、葉底鮮活、均勾整芥茶貭伉良板耐沖泡。
五、老班章
1、老班章茶山簡介
老班章,原來的名字叫班章,有老班章和新班章的之分,老班章也叫班章老寨,屬于西雙版納勐??h布朗山布朗族鄉的范圍,至今依然有1000年以上喬木古茶樹。
2、老班章普洱茶特點
這樣說吧,老班章普洱茶中的地位,就好福建烏龍茶中大紅袍、鐵觀音的地位一樣,老班章普洱茶最講究的就是茶氣,只要是正宗的、純正的老班章普洱茶,一定是普洱茶中極品,茶氣中最足的。
老班章普洱茶雖然茶氣是極其霸道的,但是她苦的味道只要到了口腔里就會化,只給嘴里留下持久而甘甜的香氣,裊裊不絕,從頭到尾都會存在。
有甘甜,香氣就有苦味,也是非常霸道的,這種苦味主要集中在舌頭面上,一下化開后兩頰生津,茶水順滑,回甘,喉韻隨時隨地展現著老班章普洱茶的個性。
六、大雪山
1、大雪山茶山簡介
大雪山茶山地處臨滄大朝山電站西岸的臨滄縣境內,緊貼就是二一四國家高速公路,臨滄幫東公路可以直接到達大雪山景區腹地。
大雪山普洱茶主要以大葉種新葉為原料,經過傳統工藝加工制作而成的普洱茶,主要產自臨滄雙江縣傣族自治縣、佤族、拉祜族、布朗族。
2、大雪山普洱茶特點
由于地勢險要,茶樹高大,采摘起來極其困難,只要是純正的1000年以上野生型古喬木普洱茶,都屬于國家2級保護古樹茶,每年產量是很低的,非常珍貴,是普洱茶中上上珍品。
每年春季頭春大雪山普洱茶,新茶葉的芽葉質寬大肥厚,特殊的香型、蘭香中帶野香,勁揚質厚,稍帶弱弱的苦,且回甘轉甜,沉雄而優雅,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
七、布朗山
1、布朗茶山簡介
布朗山位于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境內,靠近中緬邊境,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區,也是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之一 ,布朗山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
布朗山鄉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歷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
2、布朗山普洱茶特點
香氣比較高揚,茶湯滑而飽滿,湯色明亮,缺點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較慢,有澀味留存,但這些可以通過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選擇、出湯時間快慢、水質、溫度等來控制。
八、昔歸
1、昔歸茶山簡介
昔歸位于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
忙麓山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十分迷人。土壤為瀾滄江沿岸典型的赤紅壤,森林植被為亞熱帶季雨林,林間常見紅椿、香樟、大葉榕、牛肋巴、橄欖、野生芒果等植物。
昔歸,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山區。離村委會大概12公里左右,距鄉政府16公里。面積大約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昔歸古茶園多分布在半山一帶,混生于原始森林中,古樹茶樹齡約200年左右,較大的茶樹基圍在60~110厘米。
清末民初《緬寧縣志》記載:“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這里說的蠻鹿,現稱為忙麓,錫規現稱為昔歸?!?/p>
2、昔歸普洱茶特點
其內質十分豐富,耐泡,茶湯濃度高,滋味厚重,香氣高揚,茶氣足而湯感柔順,水路細滑,并伴隨著較強的回甘生津,口腔留香持久。
昔歸湯色淡黃清亮,入口即香,沒有任何雜味,滋味甘醇;三泡過后回甘更加明顯,香氣高揚,兩頰與舌底生津,舌面感覺微澀,但化的非???;四至六泡后,蘭香凸顯,冰糖香漸濃,
茶湯飽滿粘稠,重手泡后苦現,比較輕微,容易化開;七泡后湯色幾乎未變,淳厚飽滿,有微澀,喉韻、回味悠長;十泡后水漸淡,甜味稍減,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九、攸樂山
1、攸樂山簡介
攸樂山現名基諾山,歷來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位于今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境內,隔補遠江(小黑江)與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
基諾山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海拔575-1691米,平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平均1400毫米,土壤以酸性紅壤為主,是適于種茶的地區。
攸樂古茶園主要在亞諾村為中心向四周散射,以龍帕山最為集中。另外司土老寨、么卓、巴飄也有老茶樹分布,古茶園海拔1200一 1500米,面積約3000畝,很多是幾百年古茶樹。
茶種基本是大葉種,偶有小葉種雜之。歷史上攸樂山不制作緊壓茶,曬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給倚邦、易武、景洪等地去加工。歷史上著名的“可以興”茶磚據說就是用攸樂茶制作的。
攸樂山的基諾族有悠久的制茶歷史?,F在還保留著制作火燒茶的特殊工藝:把茶的鮮葉用一種稱為“冬葉”的植物葉子包起來放到火炭上燒烤.當外面的“冬葉”烤干后把里面的茶取出,可以現煮飲用,也可以揉后曬干留著飲用。
2、攸樂山普洱茶特點
攸樂山普洱茶的特征:條索黑亮,緊結,苦澀微重,回甘較好,湯質較滑厚,山野氣韻濃重。
十、彎弓
1、彎弓茶山簡介
茶馬古道上的“彎弓大寨過去有四百多戶人家,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彎弓大寨分為漢族寨、回族寨,回族寨蓋有清真寺,漢族寨蓋有關帝廟。
彎弓的關帝廟是六大茶山最大的廟宇,占地面積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畫棟、飛檐點金,當時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彎弓關帝廟如今僅剩下殘垣斷壁。
彎弓是這幾年才被人們漸漸地認識,長時間的沉寂,讓這片茶樹躲過最瘋狂的搶采,留住了那悠遠的古韻。
彎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區的核心區域。
2、彎弓普洱茶特點
湯色金黃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飽滿,獨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快,持續時間久,喉韻綿延悠長。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十一、曼松
1、曼松茶山簡介
曼松寨是極富盛名的貢茶產地,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象明鄉,只有曼松茶是供皇帝專用的貢茶。
據史料記載,皇帝指定曼松茶葉為貢茶,其他寨茶葉概不要。曼松茶葉質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飲后神志清醒,所以其他茶山的茶農,均得出錢購買曼松茶葉上獻皇帝。
據傳,明成化年間,地方官員發現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沖泡后“站立不倒”,于是托朝臣進貢給當時的憲宗皇帝,并予以“大明江山屹立不倒”之意。憲宗皇帝品嘗后贊口不絕,指定曼松茶為皇家貢茶,其后一直延續到清朝,曼松茶一直都是皇家專用的貢茶。
曼松皇家茶園位于象明彝族鄉,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陰山,還有一處是靠近曼臘的一個傣族寨子茶園。
時至今日,皇家古茶樹極少,無從考究,站立不倒的制茶技術也無人傳承。但是,曼松茶“高香甘醇”的古韻尚存,盡管每年春茶產量有限,但慕名而來的茶客還是絡繹不絕,進山車輛擠滿入寨山路。
真正的”曼松貢茶”產量并不多,嚴格意義上的”曼松貢茶”古樹屈指可數。
2、曼松普洱茶特點
甜潤,茶氣足而暖,只要喝一點點, 身體就會發熱,很多朋友不習慣喝的話會有感覺有一股腥味。
十二、南糯
1、南糯茶山簡介
南糯山古樹茶生長地主要是在平均海拔1400米的地方。格朗和鄉是老茶區,老茶園較多且較集中連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兩個村委會。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
南糯山茶園總面積有21600多畝,其中古茶園12000畝。古茶樹主要分布在9個自然村,比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園2900畝,古茶園1200畝。
半坡寨有茶園4200畝,古茶園3700畝。姑娘寨有茶園3500畝,古茶園1500畝。南糯山古茶園由于分布較廣不同片區的茶的口感滋味有一定區別。
南糯山古樹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 ,石頭老寨、拔瑪、石頭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陽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保留著一千多公頃混生的古老茶園,應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種、荒廢遺留的茶園。
在復雜多變不同氣候的南糯山中生長的古樹茶皆有不同的特點,此茶味正,質厚,香揚,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較高,茶氣強,甘韻足.藏舊后醇滑味厚.長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實為難得之好茶!自古以來就是瀾滄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
南糯山最早什么時候開始種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時期,布朗族的先民還在此種茶;后來布朗族遷離南糯山,遺留的茶山被愛伲人繼承;
根據當地愛伲人的父子連名制可推算出他們已經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約已經歷1100多年的時間。
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樹的國家”,而聞名于世。 南糯山被當地人稱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氣候較好,茶葉發的比較早,其茶葉特點是:南糯山的茶稍澀,回甘較快且持久,耐泡程度也是很優秀。
拔瑪寨的古樹茶在南糯山是最好的茶,“拔瑪”是愛尼族語,是“古喬木”之意。南糯山古喬木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古栽培型茶樹,這里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人類茶文化歷史活化石的見證。
拔瑪茶有“普洱茶之王”的美譽,茶區在海拔1600米處。這款茶的原料來自南糯山石頭老寨俗稱;“拔瑪老寨”古喬木大葉種100%曬青原料,傳統制茶工藝制成。
此茶條索肥壯,因是新茶,茶的湯色還有些黃綠色,但很透亮,茶湯回甘潤喉,兩頰生津留香,的確是款不錯的古樹茶。
看介紹,樹齡在幾百年之上。觀茶底,此茶芽多芽葉肥,膠質感和葉的主副葉脈突出,古樹茶特征很明顯。南糯山的古樹樹干看上去要比景邁山粗大得多,當然兩者樹齡都差不多。南糯山的古樹資源還是很豐富。
特別是半坡老寨,外界的干擾少,很多高大的樹林立于茶園山坡。這片茶園的坡度很陡,我們從上面往下走,泥土比較松軟,鋪蓋了厚厚一層落葉,坡度很大,這樣徒手走都很艱難,采茶時要背上幾十斤的背篼在樹上采摘還是非常辛苦的。
2、南糯普洱茶特點
基本特征是:條索較長、緊結;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飽滿滑厚;回甘較快且持久,澀味持續時間長;香氣高揚;帶花香、蜜香;山野氣韻濃重。
十三、麻黑
1、麻黑茶山簡介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 ,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韻味的茶。在普洱生茶領域獨樹一幟。
易武茶的靈氣在于后期陳化中回生,通俗的說就是'越放茶氣越足”。
2、麻黑普洱茶特點
麻黑的茶氣、香味沒有刮風寨的高揚,醇厚飽滿,湯色黃亮,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麻黑茶以陰柔見長,江內茶中之上品。
湯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氣極好,留杯時間長,湯色油光透亮,口感飽滿,柔中帶剛,細膩,韻味長,香氣高揚,葉底彈性好厚實。
十四、困鹿山
1、困鹿茶山簡介
困鹿山是無量山的一支余脈,海拔1410米到2271米之間,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幾里,東西寬數里。
山中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
2、困鹿山普洱茶特點
香氣濃郁,苦澀感化的快,滋味甘甜、醇厚,茶湯內含物豐富,喉底生津明顯而韻味足。
十五、勐宋
1、勐宋茶山簡介
勐宋古茶山位于勐??h勐宋鄉境內,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區之一,從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幾十畝特大型古茶樹來分析,勐宋山區少數民族種茶的歷史與南糯山少數民族種茶的歷史一樣悠久。
勐宋古茶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三邁上寨、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保塘離鄉政府約10公里,是勐宋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古茶村。
2、勐宋普洱茶特點
茶菁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山野氣息濃重,杯底香氣高揚,苦澀明顯,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茶湯飽滿,茶香純正。
十六、那卡
1、那卡茶山簡介
那卡古樹茶是勐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產品質上好的古樹茶而被人們所認識。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那卡茶在大范圍劃分上屬于勐海勐宋茶區,勐宋茶區的喬木老樹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沒有“布朗山”的苦更沒有”帕沙茶”的澀,香氣高過冰島茶口感卻相近,但茶底沒有冰島細嫩。
2、那卡普洱茶特點
山野氣息濃重,杯底留香較好,苦澀突出,湯中帶甜,回甘快,茶香純正。
十七、倚邦
1、倚邦茶山簡介
倚邦古茶山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發祥地、明清兩朝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政治、經濟和普洱茶集散中心,古六大茶山之一。
倚邦茶區產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嵋崆、架布、曼拱等。
2、倚邦普洱茶特點
芽頭較小,條索黑亮較短細,湯色黃綠,苦淡,苦中帶甜,澀顯于苦,湯質飽滿;回甘快且較長久,香氣足,山野氣韻好,杯底留香。
十八、刮風寨
1、刮風寨簡介
刮風寨,屬于易武山區。距離麻黑村委會23.00公里,距離鎮32.00公里, 面積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21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
2、刮風寨普洱茶特點
濃郁的蜜香,茶湯柔滑細膩,茶氣足,苦澀而含蓄,喉韻綿延悠長。以后期變化之美見長,新茶初品甜味在前,喉韻深,香氣足,后期變化湯水厚實,滋味飽滿,苦底和澀味退去,陳香之韻漸出。
你有喝過哪些普洱茶品種,可以評論區留言,看誰喝過的多?
聲明:文章由“普洱哥說茶”欄目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只做專業中老期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哥說茶”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