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雞雜是一道地道的重慶江湖菜,屬于傳統川菜系列。黔江雞雜就是爆炒雞雜或者是叫泡椒雞雜。“它”的起源傳說很多,我認為比較靠譜的是這個傳說。
據說以前餐館賣雞肉后就丟掉很多雞“下水”,因為雞“下水”不僅腥味重,而且難以清洗,主要又沒什么肉質,所以餐館老板情愿丟掉也不愿花時間切處理這些雞雜碎。
這一現象就被隔壁開面館的王氏婦人發現,她想到經常到她面館,吃飯的苦力勞工們,就是為了節約才吃面,舍不得吃肉。她覺得這些總算還是肉,她就撿回這些雞雜碎洗凈后,用泡椒烹飪好添加到面里當面臊。
然后以極底的價格售賣,哪知道這一下使得她的面館瞬間火了,很多人不是來特意來吃她的面,而是來吃她的雞雜,到最后很多人都模仿這一烹飪方法形成了現在的黔江雞雜。其實黔江雞雜的烹飪方法真的很簡單。
你們認為泡椒雞雜這個傳說靠譜不啊?不管怎么樣反正它是一道開胃又下酒下飯的硬菜,傳說就當一個傳說吧。
做為一個十幾年川菜廚師,我就把我做這道雞雜技巧和經驗分享給大家,管它正宗不正宗只要好吃就好,希望大家喜歡。
泡椒雞雜的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
1、雞心150克、雞郡肝300克、雞腸500克、泡紅椒50、泡姜100、泡蘿卜100、姜片20、蒜片30、小蔥30、香菜50、青花椒20、紅花椒10、清油100、豬油50克、雞精30克、鹽10克、淀粉30克、胡椒粉5克、料酒5克、大蔥30克、紅油100克、白糖5克。
注:喜歡吃哪種雞雜可以改變配比份量。
2、雞雜改刀,雞心、雞郡肝可以切片片,可以改花刀。具體咋個改刀沒有硬性的要求,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喜歡的姿勢來改刀。
注:提醒改大了不入味,改小了不好挑哦。
3、改好刀后放入料酒、大蔥、姜片、鹽、胡椒粉腌制15分鐘后,放入淀粉攪拌均勻。
注:可以放入適量食用油防止下鍋粘連。
4、雞腸切節節后,焯水變色變硬后撈出。
注:焯水后的鴨腸,再炒制后會更脆爽。
第二步:開始烹飪
1、起鍋燒油,油溫六成半熱下入泡姜、泡紅椒、泡蘿卜爆香后下入豆瓣醬、青花椒、紅花椒,炒制豆瓣醬出香后下入白糖。
2、炒均勻后,下入腌制好的雞心、雞郡肝大火迅速爆炒后下入鴨腸。
3、迅速爆炒后下入雞精、紅油爆炒均勻后出鍋撒上香菜、蔥花。
麻辣爽脆,美味可口的泡椒雞雜就做好了
注一:雞雜不好買,可以用鴨郡肝、鴨心、鴨腸代替,也是一樣的美味哦。
注二:此道菜的動作要領就是動作要快,姿勢要帥,大火爆炒最好。
注三:最后放的紅油是點睛之筆,家里做的和餐館做得區別就在于紅油上。
我主頁有紅油的制作方法,這個紅油用做涼拌菜、燒菜、吃面等都是絕對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