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二女回門
國慶節后的第二天,是碧燕與金柱新婚回門的日子。一大早婆婆就給碧燕備好了回門的四樣禮:糕點一斤、黑茶一包、長安四棱子白酒一斤、水果糖一斤。
碧燕等全家人吃完飯,洗刷了碗筷才與金柱相跟著出了院門。盡管婆婆不讓碧燕今日洗碗,但全家人吃完飯,碗筷擺了一案板,嫂子淑麗有孕在身,放下碗筷就回自己房間了;婆婆這幾天勞累,飯后吸一根香煙在解乏;小姑子小琴吃完飯,撂下碗筷,已出門了。碧燕從小在娘家,幫媽媽習慣了洗碗刷鍋,所以她麻利地收拾好廚房的一切,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碧燕穿戴整齊后,與公公婆婆告別,肩上挎著人造革皮包,金柱提著四樣禮,一起向娘家走去。
碧燕婆婆家距離碧燕娘家不到一里路,碧燕與金柱剛走到杜陵公社門口,在灣子村東邊村口守著的小妹妹碧蓮就看見了,飛奔回家,告訴父母二姐已走到公社門前的下坡路了。
碧蓮拉著三姐碧英的手,要她和自己一起去接二姐。大哥聽見了小妹的報告,說:“讓我看看,這么早就回來了?不會認錯人吧。”
說著話,大哥出門向東走十幾步,往公社所在方向一看,妹夫一閃一閃地來了。笑著說:“還真是!”
金柱雖年輕,才二十多歲,但走路有個壞毛病,愛左右搖晃,大哥戲稱他是“跳大繩”。
兩個妹妹已跑出十多米,大聲呼喊著二姐。她們跑到二姐跟前,怯怯地對金柱喊一聲“哥”,然后兩人左右兩邊各拉著二姐的一只手,向家里走去。碧英悄悄地問二姐:“在他們家,你害怕不?”
“不怕,有你哥吶。”二姐笑瞇瞇地回頭看看金柱。
父母與大哥、二哥、兩個弟弟,已站在大門外迎接碧燕與金柱。碧燕快步走向母親,母親把她擁進懷里,金柱恭敬地叫著:“爸、大哥、二哥。”二哥接過金柱手中的包,一家人走回院子。
“金柱、碧燕,來了!”碧燕的大嫂子、二嫂子正從廚房走出來,齊聲招呼新女婿與小姑子。
“我回來了!”碧燕不滿兩個嫂子的“來了”,大聲回敬。
一旁的大姐碧霞笑道:“慢慢就習慣這樣說了。”
一家人坐在客廳里,姐妹們圍著碧燕問長問短,父母與哥哥則與金柱說話,母親不忘給金柱倒茶,二哥給金柱遞上一根香煙。金柱一看老丈人與大哥都不抽煙,就把煙悄悄地放進上衣口袋。
三弟康健與二姐、姐夫打完招呼就進了廚房,他今天幫著父親一起炒菜,招待二姐與姐夫。
小弟康全聽從母親的安排,已到崇文伯伯家請伯伯與大媽一起過來陪客人。
父親舉科把崇文哥與嫂子迎到客廳,就去廚房做菜了,二嫂也去燒火,大姐與大嫂摘菜,留下母親臘爨(cuan)陪哥嫂、新女婿說話。
一個小時后,飯菜上桌,今天有三兒子康健幫忙,舉科做了十三個菜,名曰“十三花”。新女婿今天坐上坐,金柱還不好意思坐,崇文伯伯拉著他的胳膊說:“你一生在老丈人家,就坐這一回上坐,坐吧。”說著,把金柱按到坐位上。
金柱的左右兩邊一邊坐著崇文伯伯,一邊坐著老丈人舉科,其次是大媽、岳母、大哥、二哥、碧燕,八個人坐在主桌上。
門口一桌坐著大嫂、二嫂、大姐、兩個妹妹、兩個弟弟,還有侄子、外甥。
吃菜開始沒多時,崇文伯伯問金柱:“聽說你爸是解放前當過那邊的兵?”
“好像是,解放時,我爸部隊集體起義,接著就專業到山東的鐵路上了。62年與我媽一起帶著我們兄妹四人回到咱們這里了。具體情況我爸不說,我們也不敢問。”金柱回話。
大哥康民站起來給伯伯敬酒,“伯,喝酒喝酒。”他明顯阻止伯伯再問下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家人在祥和、親切的氛圍中,吃著、喝著,交談著。
下午五點多,金柱與碧燕告別一家人,欲返回魏堡子。臘爨拉著二女的手叮嚀著:“要對公公婆婆好,下了班就趕快回家,幫婆婆多干家務,勤快一點兒。”
又對金柱說:“碧燕初到你們家,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你及時指出來,她好改。才結婚,都需要磨合。”
“媽,你放心,我們不會難為碧燕的。”金柱趕緊接話。
一家人送金柱、碧燕回去,妹妹碧英、碧蓮牽著二姐的手,舍不得讓二姐走。
“過幾天,姐就回來了。”碧燕脫開兩個妹妹的手,跟在金柱后邊,一步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