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我們先說說字面意思:病家得病六七天了,是沒有下利的,突然出現了發熱、下利,如果再有汗出不止的話,多為死證,這是有陰無陽導致的。單純看字面意思,這段很不好理解——發熱、下利、汗出,怎么就會是死證呢?病家體內火熱亢盛的話,是可以導致這三種病癥的,像是前面學習過的葛根芩連湯證,再比如小柴胡加石膏湯證,以及后面371條的白頭翁湯證,這幾個方證都會有熱、利、汗出,治療上清熱瀉火,把火熱祛除了,身體自然痊愈,不會是死證的。
這三個病癥,脈象沉微弱或者浮大無力,肯定都是虛象,病家神志萎靡不振或者躁動不安;而體內火熱導致的發熱、下利、汗出,病家的脈象是滑數有力的,神志是有些亢奮的,但一定是清醒。這兩種病證,見到真正病人的話,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文末的“有陰無陽”,不是指體內的陰氣陽氣,而是指邪氣正氣——陰指邪氣,陽指正氣。太陰病重證的病家,正氣大虧,因此就“無陽”,邪氣獨勝,也就是“有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