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里面的話,是中國讀書人的理想。但這個話,禁不起推敲的。
拿春秋戰國說,天下是周天子的天下,國是諸侯的國。諸侯治國治理得再好,也不能成為天子,沒法平天下;大夫齊家齊得再好,也不能去當國君,去治諸侯的國。“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多用點舞樂都不行,還能咋地。孔子孟子干的,就是游說諸侯的事兒,有治國平天下的想法,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實踐。
所以孔子推崇管仲,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大概孔子覺得,管仲雖然是大夫,但能以自己的力量,參與到國家治理中來,甚至影響了天下的文化,那就差不多算“治國平天下”了。
對于普通人,齊家是上升不到治國的。這就是個畫了個大餅,甚至這個大餅不是曾參給畫的,是西漢的儒生給畫的。西漢的相權挺大的,要是當了宰相,那還真有點“治國平天下”的意思。
《禮記》是文章合集,偽托古人的內容很多,這也不奇怪的。不過《大學》的意思,還是儒家的意思,這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