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 彭欽平)皮膚瘙癢,一般人都會認為是皮膚病,但有人卻因為皮膚癢而查出了身體其他器官的疾病。醫生提醒:有些瘙癢隱藏的皮膚之外的疾病,應高度重視、及時確診治療。
45歲的馬女士最近總是身上發癢,用了不少潤膚霜但身上還是癢,有時候在辦公室也忍不住抓撓令她非常苦惱。她來到前埔醫院皮膚科就診,張翼飛醫生看她皮膚上既沒有包也沒有疹子,端詳一下她的臉卻發現眼珠明顯泛黃,呈現出輕度黃疸的表現。于是建議她去內科就診,結果經肝功能檢查,確診其患有慢性肝炎,需要進一步檢查并治療。
無獨有偶,50歲出頭的陳先生最近感覺兩條小腿瘙癢難耐,他以為是皮膚缺水,每天晚上洗完澡認真涂抹保濕潤膚霜,但仍不見效。他來到前埔醫院皮膚科就診,張翼飛醫生沒發現他小腿皮膚有問題,經詢問得知陳先生最近小便頻繁,便建議他轉內科檢查。檢查發現他的靜脈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都遠高于正常值,加之他家族長輩里有人患有糖尿病,最終他被內科確診患上了糖尿病,經過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其瘙癢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
廈門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黃炳峰介紹,一般人都將皮膚視為人體保護屏障,但皮膚也是人體活躍的代謝器官,人體內一些器官的疾病,往往會通過皮膚癥狀發出信號。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障礙,皮膚更容易缺水,皮膚角質層營養丟失,就會引發瘙癢;肝功能障礙者,身體會存在毒素瘀積問題,就可能表現為皮膚瘙癢;腎功能障礙者如腎炎、慢性腎衰者,也可能出現皮膚瘙癢。醫生提醒,皮膚瘙癢雖然常見,但不能大意,如果皮膚出現瘙癢,但沒有明顯的皮膚病癥狀,應及時排查相關疾病。
來源:廈門日報